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平凡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将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放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大格局之中,为新时代中国妇女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多年来,全省广大女性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努力,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她们胸怀祖国、志存高远,心系家庭、奉献社会,用勤劳和智慧唱响新时代巾帼之歌。
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巾帼之力、彰显巾帼之美、激扬巾帼之志,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辽宁省妇女联合会决定,授予姚文清、李帼昌、韩瑶、严玲、赵玥、曲静、魏香颖、苏娜、杜红、李晓伟10人辽宁“最美女性”称号。
希望受表彰的辽宁“最美女性”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充分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永葆奋斗激情,勇担振兴大任,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再立新功、再创佳绩。希望全省广大女性以她们为榜样,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争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奋力开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辽宁力量!
辽宁“最美女性”
姚文清,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曾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公卫名家”等荣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人才。
在从事卫生防疫工作的37年中,她先后主持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省级科研项目多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她带领团队排除万难,成功处置了2003年“非典”、人感染禽流感、2009年甲流、炭疽病等重大疫情。特别是在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中,她作为辽宁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始终奋战在全省抗疫一线,研判疫情趋势变化,带领省抗击新冠疫情专家组先后向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提交疫情分析研判报告200余份。在我省本土发生疫情后,她作为省政府派出的调查专家,多次赶赴大连、沈阳、营口,连续奋战120余天,准确判定疫情性质、传染源及感染方式,在疫情流调溯源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受到国家卫健委和省委、省政府高度认可。
李帼昌,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人大代表。曾获辽宁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从教33年来,她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她指导的2017届研究生学位论文优秀率为62.5%。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于2019年成功获批国家“双万计划”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学科在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绩效考核中连续3年取得优秀成绩,2021年省属高校一流学科排名第一。她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50余项课题,以第一人获中国钢协科学技术特等奖、省二等奖等23项。出版专著11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解决重大实际工程问题53项。2019年,她主持的一项应对新型重大灾害的项目获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她完成的“高性能组合结构的创新、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获得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入选“辽宁省首届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并被推荐参评“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韩瑶,沈阳市和平区益新残障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曾获“沈阳好人·最美女性”、沈阳市最美家庭标兵户等荣誉。
她是全国首批视障人高级速录师及残障人速录培训师,2009年起从事残障人社会服务工作,2014年发起成立全国首批慈善类4A级残障人社会工作自服务机构,每年为500名残障人及其家庭提供个性化精准康复服务,为200名残障人提供就业创业和技能培训。她与沈阳盲校联合建立了沈阳市残障人社会实践基地,全年累计授课164节。她带领团队建立和平新村社区残健儿童融合课堂,累计服务120名注册儿童,每年开展服务超过200次。2019年,她承接沈阳市禁毒社会化项目,服务于洪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20个街道,全程参与小区值岗、疫情筛查、宾馆排查、疫苗注射、档案整理等工作。2020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慈善法执法检查组来辽宁检查过程中,作为残障自服务示范点位接受检查,并得到充分肯定。2021年,由她牵头的公益组织建立的残障人社会实践基地,已服务各类残障人1万余人次。
严玲,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海工所船舶用钢研究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获全国五一巾帼奖章、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她是鞍钢船舶用钢领军计划首席专家,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工信部、辽宁省重大专项和鞍钢集团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0余项,获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奖、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等20余项。她主持开发出九大系列124个船舶海工用钢新品种,形成24项独有关键技术,53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14次在国内首家通过国际船级社认证,全球首发产品4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6项,起草国家标准5项。她主持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强耐低温钢、止裂钢、耐蚀钢等四大系列高性能船舶海工用关键材料成功应用于50多项国内外重大工程,并创造了国内多项第一,实现了我国造船海工用钢行业的技术引领。她立足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实现新产品创效2.4亿元,为推动我国钢铁工业和船舶工业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赵玥,抚顺市公安局顺城分局前甸派出所社区中队长、一级警长。曾获辽宁省三八红旗手、人民满意政法干警、抚顺市劳动模范等荣誉,荣获个人三等功3次、嘉奖4次。
她打造抚顺首个集人口管理、纠纷调解、视频巡逻、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女子警务室,建立全市首个“反家暴”维权工作站,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咨询300余次,成功调解家庭矛盾纠纷86起。她任户籍民警期间,设计制作涵盖19项户籍业务的《户籍业务便民万能表》,受到省公安厅的肯定并推广。她整合社会资源组建联合防控先锋队,为辖区居民提供送菜到家、铲冰除雪、“群众办事小助手”等服务。她先后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巡逻,及时发现阻止犯罪6起,化解群众各类矛盾纠纷312起,救助群众167起,辖区内东华园小区连续3年实现刑事案件零发案,可防性案件每年平均同比下降22%。她带领民警组织开展普法宣传、义务劳动等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为群众登门送户口180余次,开展警企共建爱民活动12次,帮扶困难群众227人次,累计捐款和衣物3万余元。
曲静,丹东中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农工党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辽宁省爱国拥军模范等荣誉。
她投资建设3个党群服务中心,共计2200余平方米,成立七经街商圈妇委会、七经街商圈巾帼志愿服务队,为妇女参与社会治理、服务儿童和家庭提供组织保证和阵地保障。她积极开展军企共建,定期组织慰问志愿军老战士、军烈属和驻地官兵,支持20余名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她投入上亿元建立辽宁慈善军博艺术馆,打造爱国拥军教育阵地。她为抗击疫情捐赠40余万元的慰问品、慰问金,组织50余名巾帼志愿者献血1.8万毫升,参加志愿服务2200余小时。疫情防控期间,减免旗下商户租金累计150余万元。她投资100万元创办贵州省大方县麦田同心西点烘焙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帮助3000余名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投资6万元建设宽甸满族自治县太平川村卫生所,解决村民看病远、看病难问题。她常年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引进“互联网无人律所”,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全年解决家庭矛盾纠纷20余起。
魏香颖,阜新市体育运动学校国家级教练。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辽宁省三八红旗手、辽宁省劳动模范、阜新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她于1992年入选辽宁举重队,1993年入选国家举重队,先后获得世界举重锦标赛、第八届全运会等国际、国内举重金牌27枚。1999年她担任辽宁举重队教练员,2000年任国家队教练,先后带出高伟、肖英、王帅等3名世界冠军、8名全国冠军。2002年她回乡任教,带领阜新市举重队在国际、国内多项比赛中获金牌129枚、奖牌196枚,多次获辽宁省团体冠军。阜新市举重队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举重后备人才基地”。她利用业余时间培养了100多名体能训练师,帮助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她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参与编写《高校体育健康管理教程》,发表《浅析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技术训练》等论文8篇,研制的举重练习训练装置成功申报实用新型专利。
苏娜,辽阳市辽阳县刘二堡镇前杜村党委书记、前杜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辽阳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曾获辽阳市三八红旗手荣誉。
她实干笃行,以党建促村建,多角度发展村集体经济,开发建设特色草莓小镇,强力推进旅游事业和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她“急村之所急,想村之所想,帮村之所需”,以农业文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农产品手工艺为旅游发展赋能,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民俗文化、滨湖休闲、亲子运动等旅游项目。她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中,带领村民建成2000多栋万亩草莓大棚,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活力。前杜村全村660户,家家住楼房,户户有汽车,事事有保障,年人均收入达到了3.5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幸福村”。前杜村被评为全国“十大美丽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第三批重点旅游村、辽宁省“十大幸福村庄”。前杜村草莓小镇成功晋升为国家AAA级景区。
杜红,盘锦嘉润禾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盘锦好运菇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曾获辽宁省三八红旗手、辽宁省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物、盘锦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她在全国首创以芦苇为培养基、工厂化生产食用菌菌棒,研发驯化的芦苇蘑菇在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上取得巨大突破。她成立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培训、旅游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社,研制出33个食用菌品种,年产量达2000万棒,为平原地区可持续发展食用菌产业提供了原料保障。她研制的芦苇菌棒分布在全国14个省的30余个县市,使300余户菇农受益,还出口到美国、日本、韩国、智利等国家。利用芦苇种菇,每一万个菌棒可节省生产成本1500元,节省木屑资源2.5吨,可减少1立方米的森林砍伐,为保护林业、湿地芦苇的延续性和芦苇秸秆再利用作出了突出贡献。她主持的《利用芦苇为基质培育食用菌技术研究》项目获得辽宁省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进入国家项目库。
李晓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兴城市传统文化协会会长。曾获辽宁省三八红旗手、葫芦岛市三八红旗手、葫芦岛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最美兴城人”等荣誉。
她是小学退休教师,8年来,以传统文化协会为载体,扎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论述,组建突出政治站位和道德建设的文化志愿者团队,从少年儿童的德育入手,努力培养和塑造“四有”新人,填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空白。她本着不收会费、不拉赞助、不搞商业活动的“三不”原则,带领协会志愿者自掏腰包,将德育贯穿各项活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开办“弟子规班”“道德讲堂”,寒暑假组织夏令营、冬令营、“家长课堂”等教育课程,开展“如何做个好妈妈”“孝道、励志、奋进”等经验交流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每个讲课单元。开展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五进”活动,走遍全市25个乡镇和部分城市社区,把传统文化、传统美德送到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