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吸引年轻人的N个理由

辽宁日报 2022年03月08日

赵红勋

最近,哔哩哔哩平台播放的《守护解放西》《但是还有书籍》等纪录片在年轻人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截至3月7日,仅《守护解放西(第3季)》的播放量就高达1.7亿,系列追剧人数近340万,“终于等到你”“请选择你的英雄”等142万条弹幕评论不仅是年轻人对纪录片故事的情感投射,而且日渐成为其日常化的行为方式。

作为一度被视为“小众化”“精英化”的电视阐释形态,纪录片的文本叙事和传播方式在当代互联网语境中得以发生嬗变,并经由“微聚焦”的理念变革和“融媒体”的技术再造,实现了纪录片话语建构的“年轻态”表达,真正走进了年轻人的生活世界。据《腾讯视频年度观察》显示,充满着厚重感的历史纪录片在2021年的播放量已达1.3亿次,不到25岁的年轻观众占比近三成。

日常化的主题阐释,契合年轻人的心理状态。在年轻人的“收视体验”中,关乎“日常”的媒介内容备受青睐。俘获年轻人的“芳心”,就意味着掌握了纪录片市场的流量密码。近年来,纪录片创作正力图打破常规叙事,在微观视角中管窥日常化景观,与年轻人的心理期待遥相呼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通过对修复师日常工作的多维再现,让年轻人在了解这一神秘职业的同时,激发学习工艺的精神动力。再如,《守护解放西》以“小切口”讲述了坡子街派出所民警的日常工作,既饱蘸法制社会的理性思维,又不失匡扶正义的人间温情,深化了年轻人对警务工作的深刻认知。

网生化的叙事风格,符合年轻人的生活表达。在传统叙事实践中,精美厚重的片头、运镜丰富的转场以及华丽词语的解说,赋予了纪录片“阳春白雪”之韵,与年轻人产生了距离。而如今的纪录片叙事日渐呈现轻快活泼的网生化风格。一方面,叙事节奏明快。《但是还有书籍》《奇妙之城》等纪录片较少使用“长铺垫”,而是抓住关联点进行言简意赅的讲述,生动践行网络传播的“轻量化”,抓住了年轻人的眼球。另一方面,叙事语言诙谐。《但是还有书籍》的简笔动漫、《水果传》的“拟人”俏皮话、《守护解放西》的背景音乐等各种富有后现代网感化特质的叙事元素,加剧了纪录片语态的青年转向。

交互性的传播方式,贴近年轻人的媒介惯习。对于年轻人而言,一味地“观看”既无法满足需求,又与其媒介惯习有着明显“区隔”。只有在互动的意义实践中才能获得视听快感和身心愉悦。这些成功“出圈”的纪录片,正是因为精准定位了青年人习惯,并据此创构出交互性传播样态。一方面,互动化参与。纪录片与网络平台的跨媒介叙事,赋予了受众更强的互动性。尤其是借助弹幕,不仅能抒发自我情感,而且与其他用户建立了互动关系。另一方面,文本的再生产。在参与式情境体验中,受众不仅介入互动反馈过程,还在主体意义的驱动下对文本进行再创作。《我在故宫修文物》“出圈”之后,年轻人对文本进行二度加工,配上音乐或歌词,制作成文艺RAP片段在网络平台上传播。

在当代社会,纪录片凭借日常化主题书写、网络化风格表达以及交互性传播方式在年轻人的生活图示中“荡起了涟漪”,形构了“年轻态”的话语模式。当然,关乎“警务”“书籍”“历史”等纪录故事闪耀的人性光辉、承传的文化脉络以及赓续的时代精神,为纪录片的“年轻态”意义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谱绘年轻人精彩生活的价值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