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回暖 草木萌芽

辽宁日报 2022年03月07日

《惊蛰》 篆刻 朱成国

《惊蛰》 行书 刘宏卫

《春山晓霭》 国画 周笠(清)

《惊蛰》 国画 朱樵

本报记者 凌 鹤

提 要

惊蛰,正值“九九”艳阳天。我国除东北、西北尚有银装素裹的冬景外,大部分地区已是东风阵阵、春光融融。如此大好春光,正好农耕、踏青,各地各民族有许多习俗来庆祝这一节气。当然,如此美好的春光,也吸引了艺术家们,创作出众多精品,从不同视角来表现这一节气。

惊蛰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的三月五日左右。三月初,天气回暖,蛰伏的昆虫苏醒过来,古人认为这是雷声振动的结果,故称惊蛰。

充满希望和生机的节气

农历二月,阳气生发。化作春雷,唤醒了蛰伏的动物;化作春雨,滋润着待放的百花;化作春风,融尽了边塞的残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传统文化中,惊蛰有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鸧鹒(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这里说的“鹰化为鸠”,是说鹰在春天躲起来安静繁衍后代,而鸠从蛰伏状态活跃起来,鸣叫求偶。这时会看不到鹰,却感觉到处是鸠,古人认为是鹰变成了鸠。

此节气,百花盛开,冬眠的昆虫也都来凑热闹,或跃于枝头,或觅食于花草间。与此同时,安静了一冬的田野也热闹起来,到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生机的节气,山河回暖,草木萌芽,世间万物皆沐浴在春的恩泽中。

惊蛰在农业生产上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在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在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花开。在岭南,降水丰沛,农作物尽情生长。随着气温回升,茶树开始萌动,“明前茶”要来了,各种果树也都进入生长的好时节。我国自古就将其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朝廷往往在这个时候开始发布劝农耕种的诏书。

民间祈福,消除百害

惊蛰日,万物惊醒,害虫也会随之而来。我国的一些地区有“祭白虎”“打小人”“炒豆子”“吃梨”的民俗,祈福健康平安。

广东民间有“祭白虎化解是非”的习俗。据称白虎为口舌之神,每年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伤人。为求平安,人们便在惊蛰当日以猪油、鸭蛋等喂食纸老虎,避免其张口伤人。

山东民间在惊蛰日要生火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杀死害虫。山西一带民间有吃梨的习俗。梨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水果,栽培历史在4000年以上。梨生津润燥,又与“离”谐音,惊蛰吃梨寓意与害虫、百病分离。

陕西部分地区,惊蛰日要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广西瑶族同胞在惊蛰日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就是玉米。“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说:“吃炒虫了,吃炒虫了。”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

春的生机跃然纸上

书画作品中不乏表现惊蛰节气。多样的形式、丰富的手法,表达对春的喜爱,对美的向往,并借物言志,抒发求真、向善的情怀。

国画大家齐白石笔下的虫草,栩栩如生、逼真至极,成为画坛一绝。如版面上的蝴蝶、蟋蟀,寥寥几笔,其神情姿态便灵动万千。

清代画家周笠的《春山晓霭》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画作神气内涵、虚实相间,浑厚中自露秀色。画作从勾线到细皴再到墨色积染,山石、林木、云雾层次分明,生趣盎然,展现画家面对春山、春景的愉悦之情。

再看极简国画《惊蛰》,画家朱樵描绘了一只黄鹂鸟飞上枝头,迎接春的暖意。地上的叶子迎风而立,一枝、一叶、一鸟,上下呼应,诠释惊蛰物候之意。

行书《惊蛰》由多次荣获兰亭奖、获评“兰亭七子”的我省书法家刘宏卫书写。内容为宋代诗人仇远的《惊蛰日雷》:“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书法家在创作中融会惊蛰节气和诗意,书风稳中见险、平中见奇、自然畅达。线条游走动静相宜,如虫草萌动、似桃李轻绽,虚实、浓淡一气呵成。

篆刻《惊蛰》由我省篆刻家朱成国创作,风貌独具。“惊蛰”印采用古玺文法。针对笔画繁密的两字,在字的结构、章法处理上,运用疏密、虚实、挪让、对角呼应等综合手法。朱成国用刀师法汉将军印,刀拙锋锐,貌古取神。在篆字的转折处,刀断意连,于方寸之地演绎节气的主旨:“蛰”字下部的“虫”字偏旁,似地表下蛰伏的冬虫,在春雷中醒来,伸腰舒足,妙趣横生。

微论

择善而从之

凌 鹤

惊蛰节气,万物因时而动,这蕴含着深刻的哲思,意在择善而从之。

“鹰化为鸠”是这个节气神奇的物候现象,尤有深意。鸠,是指布谷鸟,又称大杜鹃。外表与小型的鹰相似。于是,古人认为春天的鸠是由秋天的鹰变化而来。《世说新语》记述:“虽阳和布气,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这段话是说古人把布谷鸟当作鹰的变体。尽管布谷鸣唱、惹人喜爱,但似乎仍然辨得出有鹰的犀利眼神,令人不悦。后人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不吝笔墨解释:鸠,即今之布谷。仲春之时,鹰化为鸠,以柔软的身姿飞翔在春天的茂林之中,孟秋之月,鸠又化为鹰,见草木之摇落。

这样的解释是古人编织的童话吗?非也,恰恰是中华民族对生命哲学的洞观和预见:应气而生、应气而变,讲求万事万物繁杂中择善从之。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不仅是时令、农耕、养生的知识体系,更是具有科学预见性和哲学思辨力的中国传统智慧体系,纳古通今,具有很强的启迪性。

鹰为何化为鸠?是感应春天阳和之气。鸠又为何复化为鹰?是感应秋之肃杀之气。天地之气的变化,演变出四季更迭,万物之变。春天阳和之气的能量能让猛禽化为“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的杜鹃,而秋之肃杀之气的力量又是多么惊人,把性情温柔、食虫而生的杜鹃鸟变成了凶猛的鹰隼。理论家说,气是天地、系统、环境,从哲学层面讲,气是自然的、生态的,也是人文的,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古人讲养浩然之气,是说善。今人说构建生态系统,道理相通,想要造就天地万物之和谐、畅达,首要是培育出覆盖天地、浸透人心的善。

惊蛰蕴含的生命哲学即在于此。当惊蛰的春雷震醒了百虫,益虫、害虫共生。当桃花始红迎来了百花盛开,当黄鹂鸣叫、杜鹃飞舞带起百鸟和鸣,在春回大地、万物以荣的风景里,阴阳共生,美丑共存。正如智者说:“天下万物,负阴而抱阳,并非非正即邪。”美丑共存是天地本性,生命却可以选择扬善祛恶。《内经·素问》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作为大自然的精灵,只有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在这个宇宙时空中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学会从纷繁复杂中分辨真善美,让那些顺应自然阳气的正能量存留心灵,滋养生命,正向前行,正是惊蛰节气带来的启迪和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