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初始的模样

辽宁日报 2022年03月06日

圭表

辽报制图 隋文锋

记录二十四节气初期的典籍

王鹏飞

提 要

有关二十四节气早期萌芽的记载,出自《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天文学文本,《尚书·尧典》清晰地记载了二分二至的特征,这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初萌芽。二分二至的发现,来自于先民发明的圭表测影。通过测量一年之中日影的长度,最早确立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日影最短)和冬至(日影最长)两个节气,随后日影相等的春分和秋分也被确立。从观察星空到圭表测影,华夏先民历经了漫长的摸索过程,《竹书纪年》《山海经》《周礼》等先秦古书对此均有记载。节气形成之后的农耕影响,则被农人传唱在了《诗经》之中。

开篇的话

在没有天气预报的古代,中国先民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来把握时序与农耕。几千年来,它浸润在我们的节日里,流淌进雄傲百代的诗词经典中,已成为全球极具辨识度的习俗文化和“时间简史”。翻阅典籍,我们恍然,首次将二十四节气进行完备记录和阐述的虽说是汉代《淮南子》,但是,二十四节气并非《淮南子》首创,而是先人脚踏厚土,仰望星空凭肉眼观察积累起的一套体系。其间,经历了太多年的记录与统计,它不是哪个朝代研发的,也不是哪个人原创的,是中国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那么,为什么要把一年分成这么多个“季节”?中国哪些典籍中记载了二十四节气?从今天开始,我们陆续推出6篇报道,仔细梳理、搜寻典籍中二十四节气的吉光片羽,努力拼接出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脉络。期望读者能从我们这些有趣又充满考据意味的记述中,感悟古人的智慧,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持久魅力。

《竹书纪年》

提及的观天象

公元280年,也就是晋武帝司马炎逼迫魏国皇帝曹奂禅位的时候,有一个叫不准的盗墓贼,在汲郡(今河南省卫辉市)盗发了战国时期魏襄王的陵墓,在里面发现了一批竹简,记载了上自五帝下至战国魏襄王的历史。司马炎下令把这些竹简整理出来,就是《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里,记载了不少先秦时期奇异的天象,最著名的当数“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这一条。“郑”地大致在周朝京畿附近的陕西华县或凤翔一带,“天再旦”是说天亮了两次。所谓亮了两次,就是清晨天光初亮之后,突然发生了日全食或日环食,过了一会儿再次天亮。这种神奇的天象,对于3000年前的周人来说,那得是多震撼的画面。于是,时刻关注天象的周王史官,就把这件事情郑重地记录下来。这条历史上唯一的“天再旦”记录,让已能准确推算日食时间的今人,算出这是公元前899年4月21日凌晨发生的一次日全食,早6点20分食甚,正在当天的日出时间前后。

《竹书纪年》里面的天象记载不止这一条,如“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指的就是公元前976年5月31日的日全食,不过这一次发生在阴天日中时分,天地突然“大曀”,陷入了昏暗之境。在其他先秦古书之中,类似的天象记载也有很多。这些记录,除了传述着遥远的历史,更鲜明地记录了华夏祖先观察星空的努力。

《山海经》

描述的追日夸父

观察星空并记录天象,不是周朝先民才有的事情。作为农耕之国,我们的祖先不知道在此之前多少年,就开始关注天象了,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彩陶上就能见到太阳、月牙和星星的图案。而观测星象大概是我国古代厘定方位、推算岁时的主要依据之一。这种观测发生的时间,想必非常久远。有不少学者认为甲骨文中的甲、中等字的本意都取自“立表测影”。

另外,上古奇书《山海经》里,除了各种虚无缥缈的名山大川和奇人异兽,也记载着当时的先民通过确定太阳升起和落下的位置,来厘定季节的尝试。《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了六座日月所出之山: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这些分居于不同方位的日出日落之山,虽然现实位置多不可考,但不少学者如吕子方、陈久金等,都认可这些记录之中隐藏着浓厚的节气意义。

相较这些绕口令式的记录,《山海经》中更为知名的与节气形成相关的故事,是夸父逐日。这则故事广为流传,夸父也被视为一个悲剧英雄。但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了略有不同的版本:“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两则故事大致相同,但《大荒北经》中的夸父一方面更为具象,是一个喜欢玩蛇的巨人;另一方面则明确指出夸父追的是“日景”,也就是太阳的影子,而不是广为流传的太阳。

夸父追逐的是日影,这一点在当前已基本成为定论。也就是说,夸父逐日,实际是对华夏祖先逐步摸索出来的立表测影的形象描述。冯时先生说“这则神话似乎正暗示着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测度日影方法的起源”,洵非虚言。

《周礼》

记载的圭表测影

夸父逐日毕竟只是一段故事,虽有测影之貌,并无测影之实。明确记载着导致节气诞生的圭表测影,是在另一部典籍《周礼》之中。

《周礼》中有不少关于测影的记述。《周礼·夏官司马》中记载:“土方氏,掌土圭之法以致日景。”这被视为周代已经有专人掌管土圭测影或者圭表测影的证据。土是测量的意思,圭是平放在地上的土版或玉版,表是直立的竿子。当圭表放在太阳之下,太阳照射“表”而形成的日影,其长短可以显示在平放的圭上。通过测量圭上日影的长短来确定时令,就是著名的圭表测影或者土圭测影。除了记载测影制度,《周礼·考工记》还记载了圭表的尺寸,可见当时圭表测影的标准化程度。

最著名的圭表测影人,是《周礼》的作者周公。相传周公曾想找到天地之中的位置,以建设新的国都。通过他的观察,认为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一带就是大地之中。周公在这里建了一个测影台,《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说:“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

当然,到周公时期已经如此成熟的圭表测影之术,并不只是为了寻找宅基地,更重要的功能是测定节气。有了圭表,就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二分”。立竿测影又称土圭测影、圭表测影。表是直立的竿子,圭是平放在地上的玉版。日影长短就从平放的圭上显示出来。土,度也,测量的意思。土圭,就是度圭,测量圭上日影的长短以测时令,算出四季时间。

从观察星空到发明圭表,古人的天象观测从直观感受上升为使用工具,是跨越式的进步。在长时期的记录中,商周先民成功地确定了日影最长和最短的日子,后来又发现还有两天的日影一样长,于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初的四个节气——冬至、夏至、春分和秋分出现了。

《尚书》

初现二分二至

二十四节气最早的书面记载,可以追溯到《尚书》。

《今文尚书》的第一篇《尧典》,在开篇对尧帝略作恭维之后,第二段开始叙述尧帝制定历法的工作: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明都。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这段话读起来有点诘屈聱牙,却是目前所见较早论及二十四节气的文字,值得敬录。对尧帝来说,治理天下的首要任务便是制定历法,他命令羲和总负责,又命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住四方,测定日出日落。《尧典》中“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这四句话,被认为是二分二至的最早记载。其中“日中”指春分,“宵中”指秋分,“日永”指白天最长的夏至,“日短”指白天最短的冬至。

《诗经》

呈现的早期节气

作为我国最早的天文学文本,《尧典》不但记载了二分二至的形成,还测定了一年的天数366日,同时以闰月来均衡不同年的长短。二分二至可以由圭表测影直接得出,但来自于农耕周期的春夏秋冬四季以及更为繁杂的节气区分,还要经过先民们长期的实践观察才能形成。不过,在较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之中,已经能看到节气建立的影响。

《诗经·豳风·七月》,是一首著名的农事诗,记载了周部落先民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诗的首段“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从岁寒写到春耕,总括了先民的穿衣需求。其中“七月流火”的火,便是“日永,星火”的火,即心宿大火星,每年夏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到了七月之后大火星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诗·七月》是一首沉郁的诗,先民农耕生活之苦,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而按月铺排的叙事彰示出来的早期节气意义,现在看来也是同样清晰。

书目

《尚书》

《尚书》内容来自商周以来积存的政府档案,一代一代的史官对其进行了润色汇编,孔子也曾对其进行过系统整理。“焚书坑儒”之时,《尚书》难逃厄运。幸而有位秦国博士伏生暗将《尚书》藏在墙壁之夹层内,汉初废除“挟书律”,伏生破壁取书,开始在家乡聚徒讲授,后来汉文帝征求典籍时,90多岁的伏生口授,年轻的晁错笔录,得以残篇流传。《尚书》分为《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版。

《周礼》

又名《周官》,与《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相传是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公姬旦所著。和我国大多数先秦古书一样,这样的说法不无附会之嫌,因此《周礼》的成书日期也有着从春秋战国直到汉初甚至王莽伪作的说法。

《竹书纪年》

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也称《汲冢纪年》。该书共13篇,记载夏朝至春秋战国的历史。现存《竹书纪年》分为“古本”和“今本”。“古本”为辑佚本,纪事起于夏代,终于公元前299年。“今本”纪事起于黄帝,终于公元前296年,体例较为完整。书中有不少上古先民观察星空的天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