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与一座城

辽宁日报 2022年03月05日

“百姓雷锋”优秀团队抚顺市望花区光明街道铝北先锋队在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资料图片)

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百姓雷锋”刘宇志(前排左二)。(资料图片)

抚顺市第十六届“百姓雷锋”颁奖典礼现场。本报特约记者 门 莹 摄

本报记者  高  爽  周  明  崔振波

对一个人的怀念,莫过于在他走后,还有无数人在讲述着他的故事,诵读着他的日记,做着与他一样的事。

对一个人的赞美,莫过于把他的名字变成了一座城市的名字,变成了城市里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的名字。

3月初,浑河未开,而春风已来。

3月1日下午,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抚顺市“讲好雷锋故事 传承雷锋精神”主题宣讲活动正在进行。抚顺市第九届“百姓雷锋”段玉祥走上讲台:“1962年,我10岁,住在葛布。8月17日那一天,雷锋的灵柩安葬仪式在葛布烈士陵园举行,我们很多小伙伴都跑去看。灵柩安放完毕,战士们一起向天鸣枪。太震撼了!后来我认识了乔老,我问他,那天你在吗?他说,第一排倒数第三个人就是我。那是我离雷锋最近的一次。”

段玉祥口中的乔老,就是雷锋的战友乔安山。今年82岁的乔安山已经步履蹒跚,可仍然保持着60年不变的习惯,“有事没事,总要去老班长的墓前坐一坐,家里的大人孩子怎么样了,社会上又有啥新鲜事、高兴事、烦心事,都想跟他念叨念叨。”

乔安山与雷锋的时空对话,被艺术工作者重现在舞台上。2月25日下午,抚顺雷锋学院小剧场,第十六届“百姓雷锋”颁奖典礼现场,礼赞的钟声响起,舞台大幕徐徐拉开——“我说安山呀,当年,我们来抚顺的时候,这里的浑河水并没有这么清澈……”“老班长,这里的人们天天都在学习你的精神,处处都能看到传承你的身影啊。”

对一个人的怀念,莫过于在他走后,还有无数人在讲述着他的故事,诵读着他的日记,做着与他一样的事。

对一个人的赞美,莫过于把他的名字变成了一座城市的名字,变成了城市里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的名字。

抚顺,雷锋的第二故乡,一座离雷锋最近的城市,一座将雷锋旗帜始终扛在肩上的城市。

谨以这“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故事,纪念雷锋同志牺牲60周年。

爱雷锋——最深的情感

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雷锋班,靠窗的下铺始终为雷锋保留着,每天班里表现最好的战士才有资格为老班长打扫床铺,而上铺要留给班里新来的战士,因为“那是全世界离老班长最近的地方”。

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有一个“每日三分钟”仪式。工作人员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列队去雷锋塑像前,向雷锋鞠躬致敬,在雷锋的凝视中静默沉思、感悟雷锋精神,因为“有真情才能讲好雷锋故事”。

在抚顺雷锋学院,每一批新学员都要进行一次“雷锋入列式”。教员开始点名,每一位学员依次应答,点到最后一个名字“雷锋”,学员们集体回答:“到!”铿锵有力的回答,仿佛一句坚定的誓言。

对雷锋的深情,就在这庄重的仪式感和一字一句的表达里。

抚顺人有多爱雷锋?先进行一个大数据搜索:

雷锋纪念馆,雷锋学院,雷锋幼儿园,雷锋小学,雷锋中学,雷锋高中,雷锋派出所,雷锋邮政所,雷锋工商所,雷锋税务分局,雷锋路,雷锋社区,雷锋林,雷锋广场,雷锋体育场,雷锋大剧院,雷锋艺术团,雷锋车队,雷锋号沈抚城际班车,高速公路雷锋站,雷锋精神研究所,雷锋基金会,雷锋文化传承中心,商界学雷锋发展促进会……

可以说,走在抚顺的大街小巷,你会一次又一次与“雷锋”相遇。

望花区和平街道雷锋社区,5年前的名字叫风华社区。名叫风华,可是个“又破又烂”的老旧社区。2012年,社区书记吴振华提出了创建雷锋社区的目标,建立“雷锋驿站”“党员家庭代办站”为居民服务,建立学雷锋基金用于帮助病患和困难家庭,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便民服务,成立舞蹈队、太极拳队、合唱队,开办雷锋文化大讲堂……几年时间,面貌大变。2017年,雷锋社区正式挂牌。吴振华说:“抚顺就是雷锋,雷锋就是抚顺。‘雷’字号是抚顺人至高的荣誉,挂上这个牌子,心里的感觉大不一样了。”

抚顺市委宣传部建设雷锋城办公室主任李逢秋说,每年文明办都会收到大量与雷锋有关的活动申请和工作方案,想搞什么活动,根本不愁没有响应。至于那些自掏腰包研究雷锋事迹、钻研雷锋精神的“雷粉”就更多了:

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参观,自己掏钱买了一尊雷锋塑像。这尊雷锋塑像的作者是杨擎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抚顺煤精雕刻工艺的第六代传人。在此之前,他已经将自己的煤雕雷锋像捐赠到了众多与雷锋相关的单位和场所,包括雷锋生前所在部队、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抚顺百姓雷锋展览馆以及湖南、营口、辽阳、义乌等省内外的雷锋纪念馆。他说:“煤的奉献品格与雷锋精神是相通的,我要用煤精塑造中国最美的雷锋。”

退休前曾任望花区建设雷锋城办公室主任的禇士奇自称是雷锋的“超级粉丝”,他家的老房子,更像是一个关于雷锋的仓库。这里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关于雷锋的报纸书刊、纪念章、邮票、搪瓷缸等,还有现今的雷锋纸巾、手表、鼠标垫等,共有上万件。对每一个初到抚顺的亲戚朋友,他一定要拉着去参观雷锋纪念馆,走自己设计的学雷锋路线:雷锋墓、雷锋中学、雷锋小学和雷锋幼儿园……

抚顺师群传媒公司负责人魏振民,在完成了52集电视片《走进雷锋》后成了“雷粉”。退休后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大计划,要走遍天南地北去记录雷锋的足迹,为雷锋编订更详尽的年谱。

雷锋生前辅导过的学生陈雅娟、刘静等,最担心的事就是在他们之后,谁来讲雷锋当年的故事,于是他们主动向电视台提出要求,做口述历史,把雷锋的故事一代代传下去。

民营企业家张祥森自发创立抚顺雷锋文化传承中心,开展“雷锋精神万里行”活动,到全国40多个城市宣讲雷锋精神。

企业家梁冬雪斥资90万元创办抚顺市百姓雷锋展览馆、《百姓雷锋》杂志,开办“百姓雷锋”大讲堂……

采访过的每一个人,一问雷锋的事,总会说“等等,还有一件事没说”。这让我们很感慨:60年了,为什么抚顺人对雷锋还有那么多说不完的话?

想来,就是因为爱。雷锋将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爱留在了这里,它丰厚广谱,深沉持久,春风化雨,滋养众生。把对雷锋的爱说出来、留下来,是抚顺人的感恩回馈,是责任,更是情感需求。

做雷锋——最大的快乐

雷锋城里雷锋多,这一直是抚顺人引以为傲的事。

此言非虚,有数据为证:8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抚顺共有8人获得提名奖。从首届“百姓雷锋”评选开始,16年间评选出165位抚顺“百姓雷锋”年度人物,50个“百姓雷锋”优秀团队,而在这个金字塔塔尖之下,还有多出几倍的“最美人物”作为塔身,有更多的“身边好人”作为塔基。再放眼到全市,186万人口的城市里,有志愿服务团队1675个,全市实名认证志愿者总数超过25万人。

在翻阅了抚顺市文明办提供的厚厚的材料、采访了多位典型人物、听到了大量感人故事之后,一个问题跳进我们的脑海:为什么抚顺“雷锋”多?雷锋是中国人民共同的财富,雷锋的事迹世人皆知,抚顺的“雷锋”多,仅仅因为它是雷锋的第二故乡?这背后,一定会有更深层的文化解读。

或许与抚顺的城市特质有关。抚顺是中国著名的煤都,被誉为“共和国燃料供应部”,创造了多项“新中国第一”。雷锋来到抚顺时,正是共和国工业建设最火热的阶段,大工业生产,工人阶级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都给予了雷锋深深的熏陶和影响。而雷锋坚定的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和奉献、敬业、创新、创业的精神,与抚顺的城市气质高度契合,也与抚顺人的精神气质实现了同频共振。这或许正是抚顺成为全国学雷锋策源地的内在原因之一。

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在165位“百姓雷锋”中,共有26位产业工人,在所有行业中位列第一,他们都是“大国工匠”,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典型代表:焊工刘宇志,缝补钢板三十载、活计精确到百分之百,用一把焊枪攀登技术巅峰;钳工郭建勇,以1/4发丝的研磨精度,开创进口压缩机自检技术先河;维修工胡庆龙,精于解决数控设备疑难杂症,被誉为“设备神医”……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螺丝钉精神,在他们身上得以传承。

或者与抚顺选树学雷锋典型的做法有关。“百姓雷锋”之名源于一句脱口而出的感慨。2006年初,抚顺市文明委开展评选学雷锋典型活动,评选出10位学雷锋典型人物。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该为这个活动确定什么主题呢?既要贴切、响亮、有创意,又要体现时代性、地域性和群众性,这个问题让活动策划团队犯了难。先后有人提出了“浑河儿女”“抚顺好人”“感动抚顺”等名称,或是与道德典型关系不大,或是缺乏原创性,都不理想。

众说纷纭之时,参与策划的杭州一所大学的教授王国臣一边翻阅着典型人物的事迹材料,一边自言自语:“这些都是百姓雷锋啊!”这话让所有人眼前一亮,“百姓雷锋”,多么贴切而又富有寓意的概括,巧妙地融合了“老百姓”和“百家姓”的双重含义,准确阐述了雷锋精神的群众性,呼应了“百姓可成雷锋,雷锋来自百姓”的活动立意。由此,“百姓雷锋”活动品牌诞生。也由此,奠定了“百姓雷锋”“三个不考虑”的评选标准:地位高的人不考虑;名誉高、荣誉多的人不考虑;经济实力强的人不考虑。这份荣誉只给予真正来自基层一线的平凡英雄。

于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故事得以被更多人看见。做好事成习惯的工厂“技术大拿”段玉祥,退休后学会了磨菜刀,8年为百姓义务磨刀1.6万多把;“饺子书记”张玉华,每年大年三十儿带着居民为孤寡老人和空巢家庭送饺子,每年1500多个,一包就是22年……于日常生活中见真情,于点滴小事中见大爱,他们就像抚顺著名的志愿服务团队“聚沙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名字一样,积小善为大善,聚沙成塔。“聚沙”负责人李德禄说:“一个人可以影响一群人,一群人可以带动一座城,榜样的力量无穷大。”

而累积于平凡之中的善和爱,当它于危急之际爆发时,又总是无比炫目。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连续几年,都会在网络上看到来自抚顺的爆款“雷锋”:

2019年5月2日6时40分,新宾满族自治县南杂木镇新城路附近一栋居民楼突发火情。正在附近工地的吊车工兰郡泽将吊车停在距离起火楼几米的地方,不顾热浪和爆炸危险,一次次举起铁臂吊篮。经过近30分钟的紧张救援,共救出14名被困群众。这段救火的视频传到了网上,网友将这位有勇有谋的19岁小哥亲切地称为“吊车侠”。

2020年4月15日晚高峰时间,3辆赶往火灾救援现场的消防车被卡在车流中动弹不得,外卖小哥卢旭东主动上前疏导交通,为救援节省下宝贵时间。2021年9月28日,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卢旭东再次客串交警,为消防车开道。丢生计订单、为生命抢单的卢旭东获得全网点赞,网友称他“外卖侠”。

2021年12月8日,望花区塔峪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一班班主任张雅丽发现班里的学生小海没有到校,立即通过微信、电话与小海的家长联系,电话没有接通,她锲而不舍地四处寻找线索,最终在小海家邻居的帮助下,挽救了因一氧化碳中毒躺在家中的小海一家五口。这件事感动了众多网友,全网点击量超过了1.5亿人次。

网友因为这些来自草根的发现而激动,但他们或许没有意识到,成就这些“大侠”的土壤在抚顺早已郁郁葱葱。

敬雷锋——最高的礼赞

3月1日下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邓凤兰出现在抚顺市“讲好雷锋故事 传承雷锋精神”主题宣讲活动现场。

第一次见到这位抚顺学雷锋活动的标志性人物,与记者的想象完全不同。81岁的邓凤兰思路清晰,反应敏捷,担心记者一个人忙不过来,还帮着张罗,让其他发言者赶快把手机号留下来。她现在担任抚顺学雷锋典型联合会党支部书记,从春节后到现在,一直没闲着,光是在各单位作宣讲就有十来场,丝毫不显疲态。

问她永葆青春的“秘诀”,她说:“我有两个乐,一是学雷锋,二是讲雷锋。当年,我亲耳听到过雷锋的报告,他有过那么苦难的童年,心里却是那么阳光、那么积极,我当时就决定,活着就要像雷锋那样有意义!这样活着,我是幸福的!”

邓凤兰的快乐和年轻态,在其他“百姓雷锋”身上也同样出现,一位“百姓雷锋”还开玩笑地说:“看到没,学雷锋能祛病、能长寿!”

学雷锋的确让人快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也不假,但他们的幸福感应该还有一个来源,那就是整座城市对雷锋的崇敬,作为新时代雷锋传人,他们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尊重。

“在抚顺做好事受尊重,做好人不吃亏。”这是很多“百姓雷锋”的切身感受。新宾满族自治县的洪博、洪玉兄弟,在大连打工期间,在火场勇救工友,自己却被烧成重伤。家乡人得知后万分牵挂,抚顺市委立即送去了慰问金,社会各界纷纷捐款。“百姓雷锋”黄海燕家中失火,财产损失较大,有关部门立即上门慰问解燃眉之急。火场勇救14人的“吊车侠”兰郡泽,获得了市政府10万元的见义勇为奖励。去年年底,市委主要领导得知张雅丽的事迹后,第一时间到学校看望;市文明委授予张雅丽“百姓雷锋”荣誉称号。

2021年9月29日,一场特殊的报告会在抚顺市委报告厅举行。作报告的是五位“百姓雷锋”,听报告的是抚顺市四大班子的全体成员和市直各单位、各县区的负责人。

16届“百姓雷锋”的评选,始终是全市人民关注的大事,给予“百姓雷锋”的礼遇也一直在提档升级。今年的“百姓雷锋”颁奖典礼上,为新晋“百姓雷锋”颁奖的是往届“百姓雷锋”和道德模范典型,让“雷锋”们站在舞台的中央,榜样的力量就此集聚!

一本名为《凡星——礼赞抚顺百姓雷锋》的图书也在颁奖典礼上同步发布,书里是16年来165位“百姓雷锋”和50个“百姓雷锋”优秀团队的事迹介绍和图片。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抚顺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我们为百姓雷锋作传,就是要礼敬雷锋、礼遇典型、礼赞时代,用雷锋精神凝心铸魂,为这座城市刻画道德的标尺,丰厚精神的底色,鼓励更多的人自愿加入学雷锋行列,为这座城市有一分光发一分热,汇聚起推动抚顺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

崇敬雷锋,礼遇雷锋,也让“雷锋”们有了更大的作为空间、更强的奋进动力。“百姓雷锋”“大国工匠”刁克剑研发成功了新型多功能巡检仪等系列智能化设备,其中有14项研究成果达到了世界或国内先进水平,6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些发明,他全部申报为职务发明。很多外地企业都来挖他,有的开出了天价薪酬。刁克剑说:“我有一百个理由离开抚顺,但都抵不过这一个让我留下来的理由,那就是:我是抚顺人。如果我们都选择了离开,谁来建设抚顺、热爱抚顺呢?”

这就是雷锋城,一杆大旗扛到底,60年初心不改。

这就是新时代的雷锋传人,“凡”星满天,一城春暖。

图说:

百姓雷锋

“百姓雷锋”是抚顺最富知名度的学雷锋品牌。自2006年举办首届“百姓雷锋”推选活动以来,迄今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推选产生了165位“百姓雷锋”年度人物、50个“百姓雷锋”优秀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