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青春,飞扬

辽宁日报 2022年03月04日

张晓丽

学雷锋,要勇于拼搏,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雷锋的一生不乏拼搏的瞬间:他在一个星期内学会开拖拉机,他在鞍钢的一年零两个多月时间里三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他参加上寺水库抢险救灾,带病连续奋战七天七夜……雷锋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他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作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20岁的吴筱屿疫情面前显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为年轻人学雷锋展示了勇于拼搏的青春范本。

拼搏需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有志者事竟成,面对困难,要有必胜的信念。在疫情期间,无数个吴筱屿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怀着执着的信念,在抗击疫情中逆行、奉献、磨砺、成长,他们喊出口号:“疫情不退,我们不回!”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拼搏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不懈努力。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闯出一片新天地,无疑要跨越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道沟坎、一个个险滩。在武汉,吴筱屿不负韶华,在战“疫”中淬炼成长;回到锦州,她勤学苦练,精益求精,保持不断进取的工作作风。她用行动告诉我们,只有“中流击水勇奋楫”,才能突破自我,收获成长,创造业绩。

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拼搏精神。山以险峻成其巍峨,海以奔涌成其壮阔,而伟大的事业需要知重负重、奋力拼搏。当前,辽宁瞄准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目标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寻求新突破,正需要4300多万辽宁儿女“越是艰险越向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力拼搏。须知,我们的每一次拼搏,都在为辽宁的振兴发展蓄力,我们的每一分努力,都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