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吴筱屿

我不是孩子了,我是战士

辽宁日报 2022年03月04日

2021 新闻回顾 刊发时间 2021年3月1日2版 作者 王敏娜 报道摘录 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吴筱屿及其所在医疗队被安排在雷神山医院A5病区。刚到时,病区建设尚未完工,但为了尽早收治病患,他们边建设、边验收,不分昼夜、不知疲倦。2020年2月14日,A5病区正式接收第一批32名患者,为了顺利“进舱”,吴筱屿把头发剪了。

吴筱屿在工作中一点都不含糊。本报记者 杨靖岫 摄

吴筱屿总是眼疾手快,抢着干活儿。 本报记者 杨靖岫 摄

本报记者 张晓丽

吴筱屿,1999年出生,锦州市第二医院骨六科的一名普通护士。2020年,武汉疫情暴发,吴筱屿多次请战,20岁的她完成了最美逆行,是武汉雷神山医院年龄最小的护士。

爱看《亮剑》,爱玩枪炮玩具,小时候的吴筱屿是个假小子,曾拥有一个军人梦;读锦州卫校,学习医护知识,长大后的吴筱屿以救死扶伤为使命,成为一名护士。

冲锋陷阵和治病救人,截然不同的两种工作状态却在2020年初的53天中融合起来,成为吴筱屿最深刻的记忆。

在抗疫一线,她斗志昂扬、挥洒青春;在本职岗位,她勇敢拼搏、忘我奉献。2021年3月,吴筱屿荣获第六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

燃斗志:“疫情不退,我们不回!”

吴筱屿像个战士一样,总是冲在最前面。

“2月9日晚抵达武汉后,她看到了偌大的城市街道上空无一人,瞬间流下了眼泪,更加坚定了努力救治患者的决心。”许多报道着重描写了吴筱屿与武汉的初见,那一刻的震撼、心酸都化作了无穷的斗志:疫情不退,我们不回!

作为雷神山医院年龄最小的护士,吴筱屿是个备受宠爱的小妹妹,大家都十分照顾她的生活起居。但面对工作,吴筱屿不想因为年龄小被大家照顾,更不想因此少干活儿。“我不会给团队拖后腿。”她说:“我不是孩子了,我是战士!”

对待工作,吴筱屿一点都不含糊,什么活都抢着干。

刚到雷神山时,医院的A5病区内设施尚未安装,吴筱屿和她的战友们一起从筹备院区开始干,搬物资、扛设备、安装、调试、整理病房……她们不知疲倦,不分昼夜,只为能够尽快收治患者开始诊疗工作。很快,A5病区正式接收了第一批患者。

与病魔作战,吴筱屿面临着重重困难:作为骨科医院的一名护士,她不熟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很多知识都是现学现用,不够纯熟;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护目镜上的哈气、裤脚里的汗水从未间断,视线的遮挡和防护手套让许多平时习以为常的操作变得无比艰难;病区患者以重型、老年人为主,焦虑和恐惧的情绪蔓延,再加上语言不通,护理压力极大。

不畏浮云遮望眼,越是艰险越向前。

进入隔离病区后,吴筱屿一干便是十来个小时,不遗余力照顾每一名患者。为了避免给患者带来二次疼痛,她细心再细心地选好血管操作;她想患者之所想,隔离病房里,她悉心照顾病患,洗脸、刷牙、剪指甲、喂饭;她急患者之所急,在物资缺乏的封城初期,她把自己不舍得吃的牛奶、水果统统送给有需要的患者;她把患者当亲人,用爱心和耐心消除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受人照顾的小妹妹渐渐成了病人的依靠。一位老人病情好转后,激动地和吴筱屿说了很多话:“你一个才20岁的孩子不顾危险来到这儿,我们武汉人民真的谢谢你。”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A5病区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44人,是雷神山医院首个清零封舱的病区,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

扬青春:“我年轻,应该多做些!”

一晃儿,两年了。

当初为了顺利“进舱”而剪短的头发已经可以扎起马尾辫,当初萧条的城市早已恢复了生机和活力,当初的最美逆行成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当初年龄最小的她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和掌声,吴筱屿却还是那样,质朴、沉稳,脚踏实地、稳扎稳打。

2月14日上午9点,刚从高速口疫情防控服务站下来的吴筱屿满脸倦容,步履疲惫。从春节起的半个月里,她每天都有工作。“前天是夜班,昨天又去高速口疫情防控服务站临时核酸检测采样点奋战了一夜。”吴筱屿笑着说:“没事,睡一觉就精神了。”

吴筱屿是个勤快人。护士长刘影说,她总是主动承担工作,主动要求加班加点,有什么脏活累活抢着干,有艰难险重的任务第一个报名,从没有怨言。

在武汉,吴筱屿的勤快令人感动。

病区里的几位高龄患者同时患糖尿病,想吃黄瓜和茄子,街上没有出租车,也没有公交车,吴筱屿和同事们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步行几公里,终于找到了一家蔬菜超市。吴筱屿时刻细心观察患者,及时问询所需,有位大爷胃肠不好,大便次数多,不时排在床上,她总是和大家抢着收拾。

回到锦州,吴筱屿仍然发扬着她勤奋的品格。

同事眼中的吴筱屿积极主动、乐于助人。她总能在做好工作之余帮助身边的同事,每次有同事想要串休,请她替班,吴筱屿都没有二话,她总是说:“我年轻,应该多做一些!”

患者眼中的吴筱屿眼疾手快、心眼儿好使。髌骨骨折的高大娘行动不便,家人时常不在身边陪护,吴筱屿经常为她作护理。“一按铃,她就过来了,帮了不少忙。”出院时,高大娘感激地对吴筱屿说:“姑娘,谢谢你这些天的照顾!”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

作为医院青年突击队的志愿者,吴筱屿给自己的业余时间排得满满的。在门诊大厅导诊、在核酸检测点采样、参加志愿者培训……她每天都忙得像陀螺,记者不由感慨:小姑娘的工作真是拼!

逐梦想:“我行,我能行!”

吴筱屿在微信朋友圈中写道:“平凡的日子里也要泛着光。”

年轻的吴筱屿逐梦,也逐光。“不断精进护理技能是我的理想。”她深知,医学生涯与学习相伴,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终身学习是一个医护人员的必备品格。

有人说,护士应当“顶天立地”。“顶天”是指要在技术上不断提升;“立地”就是要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在吴筱屿看来,护士这项工作既要医病,又要医心,她需要经历双重的历练和提升。每当遇到困难、挫折,吴筱屿总是不服输地在心中暗下决心:“我行,我能行!”

学海无涯。中专毕业的她考上在职大专学习新知识,提高专业素养;院里的各种培训学习她积极参加,提高业务水平;在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她向经验丰富的前辈多问多学,提高专业技能。

院纪委书记石宏志分管护理工作,她眼中的吴筱屿“沉得下心,爱琢磨”,是个好苗子。工作3年多,吴筱屿总结出“外科术后自制引流量测量器”“自粘弹力绷带在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等成果。在医院年初进行的2021年度新技术新项目评选中,吴筱屿获得二等奖。石宏志说:“竞赛者大多是经验丰富的护士长,吴筱屿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成绩,足见平常工作的踏实。”

锦州市第二医院也是锦州市骨科医院,前来就诊的很多是创伤骨折患者。“突然间行动不便,患者都很焦虑。”同事侯颖说,护士受委屈是常事,“筱屿受委屈的时候也会哭,但她很快就能调整好心态,继续投入工作。”自打走上工作岗位,吴筱屿便一次次告诫自己,必须要心细,为患者好好服务,拿患者当亲人。

日复一日的琐碎工作不仅没有磨灭她的热情,反而增加了她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从武汉回来后,她经过成长的洗礼,越发严谨认真了,事事想在前头,打服务“提前量”。病房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是她,走廊里扶着患者康复锻炼的也是她。

平凡因拼搏而伟大,生活由磨砺而多彩。吴筱屿说:“我要像雷锋一样,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