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次列车“三八”青年包车组

坚守岗位,做一火车的好事儿

辽宁日报 2022年03月04日

1963 新闻回顾 刊发时间 1963年3月5日 作者 时崇贤 报道摘录 1月12日12次列车乘务中,列车员王淑琴受一位素不相识的同志委托,把一个9岁的小孩带到北京。当车到北京时,小孩家长并未来接。王淑琴不顾工作一夜的疲劳,带着孩子走了20多里路,帮孩子找到了家人。 “三八”青年包车组同志表示:要时刻用雷锋的事迹鞭策自己,要保持12次列车的光荣传统,让雷锋的精神在她们包车组开花结果。

曾经的列车长杜宝瑞戴上她珍藏多年的列车长大檐帽。本报记者 杨靖岫 摄

12次列车“三八”青年包车组第四任列车长李桂茹当年在北京站的照片。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贾知梅 栾 溪

翻阅一张张泛黄的报纸,上世纪60年代一篇篇向雷锋学习的报道中,每一个新闻人物的背后,都蕴藏着非同凡响的故事。

1963年3月5日,《辽宁日报》二版《让雷锋的精神在“三八”包车组开花结果》的报道中,12次列车乘务人员学雷锋做好事的事例并非偶然,12次列车是被全国人民誉为“从滔滔洪水中走向银幕的英雄列车”。1959年7月22日,12次特快列车在行至绥中县境内的前卫至高岭间被洪水围困三天三夜,当时的列车长张敏媛带领“三八”青年包车组克服线路中断、食物匮乏等困难,将车上仅有的食品全部供应给旅客,不仅保护了全列车612名旅客,还从洪水中抢救出350余名当地群众。当年,铁道部给12次列车颁发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号嘉奖令”,同时授予“英雄列车”的称号。196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将12次列车战洪水的英雄事迹搬上银幕,从此“英雄列车”叫响全国。

“一心想着旅客,一切为了旅客”的精神,随着这趟“英雄列车”成了铁路客运的经典理念与共同追求。一代又一代12次列车人传承着实干精神。20世纪60年代,12次列车把学雷锋作为一个追求、一个准则和一个信念,从此“雷锋”的身影从未离开。

60多年过去,如今12次列车还在,“三八”青年包车组还在,岗位上的实干精神仍在不断续写。

她们的表扬信最多

为了还原当年的新闻背景,回顾事件的全貌,记者几经寻找报道中的王淑琴。在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客运段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找到两位在铁路部门退休的王淑琴老人,但是经过沟通她们都不是当年新闻报道中的那位。“我知道那个王淑琴,她比我大,当时工作特别突出,经常受表彰。”这是寻找到的第二位王淑琴对与自己同名同事的描述。通过她提供的线索,最终我们找到了与王淑琴一同在12次列车工作的乘务员杜宝瑞,她向记者讲述了当年学雷锋做好事的过往。

“我跟王淑琴是好朋友,那年她负责5号车厢,我在6号车厢。”2月11日,在沈阳市铁西区吉工一街的一幢居民楼内,81岁的杜宝瑞遗憾地说,由于身体原因,王淑琴已经无法接受采访。“前几年我还经常跟她通电话,她对人十分热情,个头儿不太高,健谈,列车里乘客发生什么事,她都能沟通好,是服务标兵,当时我们给她起过一个外号叫‘王铁嘴’。”杜宝瑞说,能在12次列车的“三八”青年包车组工作是一种荣誉,“我们与别的组赛着走,我们的表扬信最多。每个人都以身作则,不管做什么事,都想着车班组,不给列车段抹黑。”

杜宝瑞还清楚地记得王淑琴送小孩那天的情景。“那时候火车的车次少、旅客多,列车上特别挤,在始发站,乘务员提前40分钟就站在车厢外立岗,迎接旅客上车。”杜宝瑞说,那天站在车厢外,送站的亲属把一个9岁的孩子委托给王淑琴,并说到北京后家里人会到站里接。可是列车到了北京后,旅客都走光了也没能等来这个孩子的家长,王淑琴不顾工作一夜的疲劳,放弃了个人的休息时间,带着孩子走了20多里路,在当地公安派出所的协助下,在北京市郊的丰台区找到了孩子的家。“后来孩子的家长给列车段送来了感谢信。”杜宝瑞说,这种好人好事在12次列车“三八”青年包车组十分常见,每趟列车下来,都能收到很多封表扬信。

48任列车长传承实干精神

60多年来,“英雄列车”的乘务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列车车体多次转型更换,从张敏媛担任第一任“三八”青年包车组列车长,至今已经传承了48任,但是“一心想着旅客,一切为了旅客”的12次列车实干的精神始终没有变。

今年85岁的李桂茹,是第四任“三八”青年包车组列车长,2月11日,记者一早到她家采访时,她已经记不太清楚自己是哪年参加工作、哪年退休的了,但是提起12次列车,老人家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当年工作的细节。

李桂茹说,12次列车的车体最早条件艰苦,设施简陋,冬天烧炉子车厢里必须保证18℃-20℃,煤都是乘务员自己扛上车,特别冷的时候,列车员得提前把冻住车门的冰刨掉,列车上的厕所每一站都得及时清理。“三八”青年包车组的乘务人员都拧成一股劲,帮助旅客解决困难,“旅客拿行李多的,我们帮忙送出站;遇到生病的主动给送水、送药;有带小孩的旅客,我们也会帮着照看,处处为旅客着想。”李桂茹介绍。

从1992年起,12次列车开始了“牵手雷锋班”的共建活动,并聘请雷锋班班长担任名誉列车长,到第25任雷锋班班长毕万昌,已经先后有9位雷锋班的班长佩戴过12次列车的名誉列车长的臂章。

2007年,全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12次列车由沈阳北至北京改为沈阳北至广州东,营运里程增加到3029公里。列车运行的时间长了,工作虽然更加辛苦,但是暖心服务从未缺席。

2008年的1月25日,12次列车遭遇南方50年不遇的暴雪和冻雨,在京广线上受阻长达143个小时,面对重重困难,12次列车临时成立了后勤治安保障组和医疗救护组,并安排列车员下车采购食物,没让一名旅客饿肚子。5天后,12次列车载着3300多名旅客平安回到沈阳北站。时隔49年,12次列车再次书写了“英雄列车”的传奇。

“我们更应该做一火车好事”

“雷锋精神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让旅客感受到那份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关爱与尊重。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我们的工作就在火车上,更应该做一火车的好事。”2月11日中午,在沈阳北站东侧的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客运段内,12次列车第48任“三八”青年包车组列车长张宗玉,正带领客运一队的职工家属参观“12次列车荣誉室”。

据客运一队党支部书记张朝钾介绍,这个荣誉室内陈列的物品及照片,记录着12次列车所有乘务人员几十年来学习雷锋的坚实足迹。每当新职工进入班组,老职工就会带他们参观荣誉室,并观看电影《12次列车》。“这已经成为我们沈阳客运段的一个传统,现在12次列车的乘务人员都特别珍惜这个岗位,能被选入12次列车都觉得是很自豪的事,大家都比着干。”张朝钾说。

2010年,张宗玉调入沈阳客运段,被选为12次列车的乘务员,2016年,她成为第48任“三八”青年包车组列车长。在2月11日举行的客运一队职工家属座谈会上,她动情地说:“作为‘三八’青年包车组的列车长,我感到很自豪,这让我深深感受到我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因为小时候我就有着当英雄的梦想,但那时觉得英雄离我们很远,但现在‘英雄列车’恰恰就在身边,老一辈12次列车人‘一心想着旅客,一切为了旅客’的精神是我们永远都要学习和传承的。”

客运一队队长潘宏微说,60多年来,12次列车的乘务员一直以雷锋为榜样,12次列车已经累计安全运行约1.37亿公里,运送旅客9000多万人次,获得旅客表扬信11万余封,锦旗1200多面;12次列车就像人才的摇篮,先后培养出1000多名列车长,30多人获得了铁道部颁发的“火车头奖章”,100多人获得省、市级劳动模范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