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新闻回顾 刊发时间 2010年3月5日 作者 刘立纲 报道摘录 在我国有很多老油田,它们因为达到极限开采状态已经或即将被弃置。但事实上,这些油田的地下并非无物可采,而是有着相当多的油气资源,只不过传统的开采技术对其束手无策而已。然而有一个人却带领着她的团队在国内率先突破了这一难题,使老油田“再生”。她就是温静,辽河油田研究所油田开发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温静在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本报记者 杨靖岫 摄
温静:我们像穿越地层可达地心的“眼睛”。 本报记者 杨靖岫 摄
本报记者 张 颖
2月10日,时钟的指针悄然走过零时,伴随着滴答的响声,在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办公楼二层,温静抬起头,揉了揉已经发红的眼睛,干涩,有点灼热。她仅闭目休息了几秒钟,就重新对着两个电脑屏幕,旋转着鼠标,抓取出一张井位部署图,仔细地研究起来。
温静是辽河油田一名企业级技术专家,她的办公桌上铺满了图纸,电脑里存满了数据和曲线。工作至今,温静用她的热爱与执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和钻劲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绽放风采。她坦言,收获最大的不是外人羡慕的闪光荣誉,而是在无数次的技术攻关中学会与失败共处,与自己和解。
我们是给油层号脉的“老中医”
来盘锦的人都喜欢看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喜欢品尝肉质肥美的盘锦河蟹,喜欢欣赏辽河岸边嬉戏的候鸟。深埋地下的“黑金”石油是当地人与外来游客热络起来的一个绝好话题。
走在盘锦街头,与石油相关的标识随处可见,“石油大街”“兴油街”“辽河油田体育馆”“辽河油田电视台”……种种迹象表明这里确实是先有“油田”,后有城市的。
1970年出生的温静人如其名,温和而娴静。采访当天,因处于紧张的收尾阶段,项目的压力令她右眼球严重充血,布满血丝。
怎样来形容温静的工作呢?温静打了一个比方:“我们就像是可以穿越地层可达地心的‘眼睛’,也像是给储油层号脉的‘老中医’。”油田开发工作复杂而枯燥,每天与曲线的剖面做伴。经过最烧脑的分析与总结后,温静需要帮助决策者确定油井的位置,通过打井获得高油产量。
在一摞部署图中,温静随机抽出一张,深吸一口气说,这是接下来要布置的油田的井位情况,根据出油量大小,决定打井的数量和位置。“每一次我手握部署图的时候,都感到责任重大。”每一口油井的投资和维护费用都在几百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要几千万元,所以容不得半点疏忽和失误。
这些年,温静带着科研团队潜心研究,反复试验,将深藏地下的油藏情况刻画得愈发精细和精准。每天面对浩如烟海的数据,做了多少次试验和分析已经记不清了,整个团队的人起早贪黑,完全没有了上下班的概念。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们从工作方法上进行创新,在油藏描述的精密程度上砂体刻画从40米至50米精细到10米,再到目前的2米至3米。
“看到自己部署的井位产量提升的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一扫而光,这就是成就感。”温静说。
找到开发潜山的三把钥匙
科研路上犹如怒海行船,闯过一个惊涛又会迎来一个骇浪。
潜山是潜切割低山的简称,具有良好的储集空间。当其上被比较致密渗透性差的地层覆盖时就形成了有利于油气聚集的“潜山油气藏”。
在盘锦市兴隆台区地下就潜藏着一个巨大的兴古潜山。它是辽河油田近些年发现的最大潜山,油层厚度在全球十分罕见。温静说,它就像一个倒扎进地心的泰山,油藏深度在2300米至4500米之间,是泰山高度的一倍半。
兴古潜山对急需资源接替的辽河油田来说是一块大蛋糕。但是,蛋糕里的“奶油”分布不均,超深、难采,如何才能将蛋糕吃到嘴,这是个世界级的难题。
面对这样一个棘手的重大课题,温静带着项目组成员跟兴古潜山开发较上了劲儿。参与项目的唐海龙说,接到这个任务时的第一反应是自豪,攻坚克难不就是科研人员的工作吗?然后毫无思绪,无从下手的无力感让大家还没开始,心里就打了退堂鼓。
那时候团队成员着急上火好几天,有的成员嘴上起满了泡。“叫苦有用吗?天上不会掉馅饼。开弓没有回头箭,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劲儿干,从零突破。”关键时刻温静就是大家的主心骨,她的一番话抚慰了大家焦躁的心。
首先确定井型。这就费了很大一番功夫,直井?螺旋井?扫把井?一个个试验,一个个排除。最终确定了大斜度井和鱼刺井的复杂结构井型,这成了高效开发兴古潜山的第一把“钥匙”。
井型选完了,空间上如何配置?又是一大难题:最终温静拿出了16套方案,经过反复的比较、优化、完善,创新设计了“纵叠平错”“四段七层”的立体开发方案。这填补了开发设计史上的空白,成了高效开发兴古潜山的第二把“钥匙”。
解决完地下的难题,又遇到了地面的问题。最佳井位可能在一栋办公楼下或家属区里,可你不能把大楼给拆了,只能改变工程设计。“楼不变,井的轨迹变”,这样终于保障井位能够顺利实施,这成了开启兴古潜山的“第三把钥匙”。
温静说,科研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就像一桩悬案告破一样,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出现,需要科研人员用创新一个接一个地去找到破解的钥匙,而这背后,是无数次的自我否定,艰难论证和大胆创新。“开发兴古潜山,我们在技术上一次次超越,不断打造‘金钥匙’,最终使得兴古潜山产量节节攀升,成为油田千万吨稳产的重要支柱。”
用热爱战胜孤独寂寞
温静一直从事稀油高凝油开发技术研究工作,立足油田开发需求和关键瓶颈难题,推动技术创新。曾主持中石油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稀油高凝油提高采收率无碱二元驱、潜山重力稳定气驱、多元化注水等核心技术攻关,近5年组织部署井位750余口、编制方案100余项。曾获省级、油田公司以上科技进步奖29项,先后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荣誉背后是她近30年的坚持,一次次试验失败后与自己的和解。温静是土生土长的辽河油田子弟,小时候受到父亲的熏陶,高考时选择了大庆石油学院的油藏工程专业。1992年毕业分配到辽河油田,在兴隆台采油厂的多个一线岗位轮岗,做了四年一线技术工人。1996年,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面向全油田首次招聘,温静脱颖而出成功应聘进入研究院。
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心中都信奉这样一句话“板凳甘坐十年冷”。进入研究院,温静先做了六七年的基础数据收集和图标绘制工作,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枯燥、乏味,没有成就感。她的心也出现过摇摆。
坚持还是放弃?她选择了前者,对科研的热爱战胜了孤独和寂寞。为了在这里闯出一片天地,温静下了苦功夫。工作的时候,她比谁干得都认真,休息的时候,她跑到资料室查资料,到岩心库看岩心。在所有科研人员里她是最喜欢跑现场的一个,为此她特意准备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放在办公室。到了井上,油泥污水她都不在乎,仔细地查看新出筒的岩心和碎钻资料,把需要的数据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
无数个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让她获得了多个第一。油田二次开发时她选定的“新海27块”油田是全国第一个获得成功的区块;无碱二元复合驱配方体系研发是全国首个突破,兴隆台潜山2300米巨厚储层开发设计及补能首次尝试……
2008年临近春节,站在路边等车的温静被飞驰过来的出租车撞飞,瞬间失去知觉的她在医院昏迷了3天。医生说是她坚强的意志战胜了死神,捡回了一条命。
想到还没完成的项目,亟待布置的油井,她如坐针毡,只休息了不到两个月就申请出院。在还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温静就主动承担了两次大的专题汇报,带着项目组完成了井位部署、方案编制等各项科研任务。
现在,用脑时间长了,温静偶尔还会觉得头疼。“可能是落下后遗症了吧,不过没事,自己注意点就行。”这就是温静,在事业上敢打敢拼,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