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织“防贫网” 端稳“增收碗”

辽宁日报 2022年03月04日

(上接第一版)

稳岗就业,安居乐业。铁岭市西丰县凉泉镇扶贫车间里,脱贫户李盼熟练地脚踩踏板,不到半小时,一件成衣就在她的手上诞生了。“每年收入3万多元,挣钱顾家两不误。”李盼说。而在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当地利用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地域优势,遴选部分中药材企业为就业脱贫驿站,除直接雇用脱贫户到基地工作外,还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我省去年相继出台多个文件,深化就业帮扶,健全脱贫劳动力就业信息数据共享、工作会商、交流对接机制,突出实作培训和以工代训,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拥有“一技之长”,增强就业能力。全省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达16.18万人,比原计划多出5100人。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持续稳固脱贫攻坚成果,离不开扎牢防返贫的“篱笆墙”。在机制上,我省建立起发现响应、评估核查、精准帮扶、风险消除四大机制,以家庭为单位,重点监测脱贫户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状况等,做到“发现一户、监测一户、帮扶一户、有序消除风险一户”。

动态监测,精准帮扶。朝阳市创新实施了“23551”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模式,确保“零返贫、零致贫”2个目标,通过农户申报、网格排查、行业比对3条主线,采取乡核查、县审定等5步骤,划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5个类型,把好1个风险消除出口。

鞍山市积极谋划推进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在全市842个村(社区)全覆盖设立动态监测点,并完善鞍山精准帮扶微服务平台APP功能模块,采集关联监测户数据信息,实现数字信息化动态管理。

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省牢抓防止返贫不松手,精准帮扶出重拳。如今,在辽宁,乡村道路四通八达,特色产业生机盎然,发展潜能加快释放……全省上下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全面夯实乡村振兴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