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富了官营子

辽宁日报 2022年03月04日

于寺镇官营子村集中连片的暖棚。

本报讯 记者侯悦林报道村民年人均纯收入由3000多元增至3万元以上,村集体年收入从“零”增至100万元。短短10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镇官营子村抓住产业兴旺的“牛鼻子”,构建“一点带四区”产业格局,一跃由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变成乡村振兴的“样板村”。

2011年,官营子村有贫困户261户、746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1%。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是典型的“空壳村”。2013年,时任村委会主任张庆年带头成立“庆年家庭农场”,从村民手中流转耕地2万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0%,全部配套建设了水利灌溉设施,粮食产量平均提高50%以上,实现由“靠天吃饭”到“旱涝保收”的转变。农场购进大型农机具110台(套),从种到收全程实现机械化,820名劳动力从传统种田模式中“解放”出来以后,从事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林果种植等高效农业生产。目前,农场全年用工1.7万人次,年人均务工收入2.5万元以上。

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部门大力支持下,官营子村以“庆年家庭农场”为“圆点”,在北区建设棚菜基地、东区建设养殖基地、西区建设杂粮基地、南区建设林果基地,形成“一点带四区”产业格局。2016年,贫困村顺利“摘帽”。

2018年,官营子村建成5万平方米住宅小区,331户农户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砖瓦房,搬进电梯楼。官营子村把上楼农户饲养的牛、羊等集中到“东区”养殖小区饲养。新建6栋暖棚菜园和21.6亩裸地菜园,免费提供给上楼农户使用。在小区绿化带栽种500棵果树,确保村民一年四季有菜种、有果吃。

官营子村配套建设了商业网点和农贸市场,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购买所需商品。兴建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幼儿园,让“一老一小”都能得到妥善照顾。组建残疾人创业车间,为全村40名残疾人提供创业增收岗位。

村民张晋发在“庆年家庭农场”当粮食质检员,家里还有一栋蔬菜大棚,再加上土地流转租金,一年能挣3份钱,全家年收入近10万元。他说:“住楼房、用自来水、逛市场,守家在地把钱赚,这日子过得真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