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佩业再提“演员要拿起笔”

辽宁日报 2022年03月02日

本报记者 杨 竞

“有人认为相声搞笑就行,有人买票就行,我不这么认为。我们要有包袱、要搞笑,但这种笑应该是有文化的,有意义的……” 著名相声演员常佩业如是说。

2月24日下午,沈阳市北市场西口的嘻哈包袱铺舞台前,长桌拼成一排,30多人围坐桌前。72岁的常佩业独坐一端,嘻哈包袱铺负责人高晓攀紧邻而坐,而端坐两侧的年轻面孔,全是嘻哈包袱铺和沈阳六合社的相声演员。

面对认真聆听的几十位小字辈同行,常佩业显得亲切又热情。他在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的曲艺之路,希望年轻人能从中得到启示。

常佩业9岁登台,12岁进入沈阳曲艺团,可直到34岁之前,都没啥名气。他回忆,年轻时与杨振华去北京看相声表演,火得一票难求。他们跟大腕打招呼,可人家没空搭理。杨振华说:别急,看咱爷们的。果然,后来在北京的舞台上,杨振华也成了大腕,观众掌声不断,都不让他下台。常佩业感慨,杨振华就得益于自己会创作相声作品,用作品说话。

34岁是常佩业的人生转折点。那一年,他与金炳昶表演的相声《临死之前》,获得全国相声大赛作品一等奖、表演一等奖。那个本子是常佩业创作的,他因此成名,当年,有人问他成功的窍门,常佩业说:演员要能拿起笔!

因内容太过讽刺,相声《临死之前》在演出前曾经反复被撤下,常佩业几经修改,终于在最后一刻获得登台机会,从而一炮走红。这段经历让常佩业更加坚定自己创作的信念,他反复强调,演员一定要拿起笔,创作才是相声演员成功的关键,而表演,那是基本功。

在相声不景气的年月,如何使沈阳相声再创辉煌?培养新人、创作作品是关键。

常佩业说:“相声是艺术,这门艺术要搞笑,但搞笑的却不一定是艺术。”

常佩业还说,现在大批年轻观众包括90后甚至00后,都喜欢听相声。在舞台上,你的相声得让所有年龄段的人,包括你的父母、你的儿女都能听,绝对不能出现庸俗的东西。相声演员在舞台上一定要正,文艺工作者要承担社会责任。

高晓攀表示:“相声特别注重尊师重道,老前辈给我们讲课,让我们非常受益。小时候学艺,是听杨振华、金炳昶、王志涛等人的相声长大的,对东北相声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