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绿》舞美主创为《榜样》添彩

让雷锋精神的舞台呈现充满张力

辽宁日报 2022年03月02日

《榜样》第三幕“一滴水”剧照。李明明  摄

本报记者  王臻青

核心提示

2月27日晚,芭蕾舞蹈组诗《榜样》在辽宁大剧院举行首场预演。观众在为辽宁青少年芭蕾舞团的精彩表演热烈喝彩的同时,被舞台美术设计的震撼力与服装设计的艺术性深深吸引。《榜样》的舞美灯光总设计任冬生,以及服装造型总设计阳东霖正是火遍全国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的主创人员。连日来,任冬生、阳东霖坐镇辽宁大剧院,在首次预演结束后,记者采访了这两位艺术家,他们对《榜样》的舞美、灯光、服装设计进行了解读。

古韵与现代相融合的舞美设计

演员们在台上一幕接一幕地排练,任冬生就站在舞台前一幕接一幕地调整置景与灯光,力求使舞美、灯光与芭蕾演员的表演协调一致。作为《榜样》的舞美灯光总设计,任冬生坦言,《榜样》比《只此青绿》更具挑战性。因为芭蕾舞蹈组诗《榜样》并没有故事线,舞美设计没有可以依托的故事脉络。《榜样》是一首抒情诗,“一线光”“一粒种”“一滴水”“一块砖”“一颗钉”都是从《雷锋日记》中提取的意象符号。因此,任冬生将这些象征雷锋精神的元素作为舞美设计与灯光设计的依托。看过演出之后,大多数观众都认为《榜样》的舞台充满强烈的艺术气息,十分准确地呼应着每一幕的主题。而《榜样》每一幕的灯光运用就如同画笔一般勾勒出青少年芭蕾演员铿锵有力的舞姿。

谈到设计理念,任冬生这样说:“从《只此青绿》到《榜样》,我都在运用中国传统美学构图与现代舞台设计理念相结合。中国传统美术的风格是写意化的,充满诗意的,无论是《只此青绿》,还是《榜样》,我在舞台构图方面都讲究留白的运用,其实留白是一种以简驭繁,给观众以无限的艺术想象空间。虽然舞台处理得很简约,但简约的设计蕴含着丰富的意象,我力求用鲜明的视觉形象呼应主题,对每一幕舞美的设计都紧扣主题。”

任冬生对于《榜样》每一幕的舞美设计都有独特的解读。“一线光”这一幕的灯光设计运用了色彩纯净但光线强烈的光束,舞台空间中悬浮的一颗颗圆灯汇聚成“一线光”的意象,舞台背景则是线条明快的雷锋剪影。第二幕“一粒种”,任冬生选取飘散的蒲公英种子作为“一粒种”这一意象的载体,与此呼应的是悬垂于舞台后方的绳幕,每一条透明细绳的末端是一个水滴状的小圆球,演员穿梭于绳幕之间进行舞蹈表演。第三幕“一滴水”,则将舞台分割为上下两个平行空间。上部空间悬挂着云头造型的 “水滴”雕塑,任冬生带领舞美设计团队试验了十几种材质,最后以传统材料制作成“水滴”雕塑。镀铬漆喷涂的雕塑具有金属般的质感,蓝光打上去,呈现出灵动的美感。第四幕“一块砖”是唯一使用道具表演的一幕,任冬生设计的“一块砖”是一个个魔方,这一巧妙的设计符合青少年阳光、活泼的年龄特征,同时与这一幕颇具童趣色彩的舞蹈动作相协调。第五幕“一颗钉”是总结性的篇章,舞台背景出现了雷锋生前工作生活的照片,同时运用密集的方孔形光束向舞台铺陈,象征着雷锋精神被弘扬传承。

采访中,任冬生多次提到,从《只此青绿》到《榜样》,都是在中国传统审美构图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艺术设计理念。虽然整个舞台的空间关系遵循着传统舞台美术设计规律,但对于舞台艺术空间的切割则更多运用了现代舞台设计语言。

服装设计体现简约鲜明的艺术风格

《榜样》服装造型总设计阳东霖是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服装设计师,曾在沈阳上演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服装设计均出自他的创意。阳东霖称赞芭蕾舞蹈组诗《榜样》是一部大胆探索中国芭蕾创新表达的作品。《榜样》编导从《雷锋日记》中提炼出雷锋精神的5个意象,形成5个篇章,运用多种舞蹈语汇进行表演。为了契合这一舞蹈编创理念,阳东霖运用简约而内涵丰富的设计风格完成《榜样》的服装设计。同时,既注重演出服装的静态造型,又考虑动态造型效果。

“我希望将充满青春气息并且具有现当代审美品格的舞台服饰艺术,传达给每一位观众。”阳东霖这样说。正如他在为《只此青绿》设计服装之前,大量研究宋代绘画一样,接到为《榜样》设计服装造型的任务后,他查阅了与雷锋生平相关的历史资料,并研究青少年芭蕾的特点。《榜样》的服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符合青少年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在兼具传统与现代服装设计理念的统领下,他根据每一幕的主题,对演员的舞蹈服装进行了不同造型风格、不同色彩主调的类型化设计。他以第三幕“一滴水”为例向记者讲解了他的设计理念,《榜样》第三幕打破了以往很多舞蹈作品关于“水”的演绎方式,《榜样》中“水”的特质并非只有柔美的展示,也有力量的象征。与此呼应,阳东霖设计服装时,更多强调了“水”的力量感,所以选择用更加深邃的海蓝体现这种力量感。一系列蓝色渐变色的运用生动体现雷锋精神从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洋的寓意。阳东霖将如此写意化的服装设计风格从《只此青绿》延续到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