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民在泰顺祥茶庄欣赏相声。图片由营口市委宣传部提供
朱 琳 本报记者 徐 鑫
辽水西流,奔涌入海。在营口主城区沿河而行,与阵阵涛声相伴的,不仅有船笛鸥鸣,还有丝竹弦歌。辽河公园中,爱好文艺的市民纵情歌唱;辽河老街上,评书、大鼓等传统曲艺轮番登上茶馆舞台。
国际音乐港城的城市名片背后,是早在清朝就繁盛一时的曲艺文化,是在曲艺文化的绵延传承中,熏染出的包容大度、热情开朗的城市性格。
曲艺码头因河海而兴
城市因水而生,文化依水而兴。营口与曲艺,可谓“性格”相合。
拥河向海,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营口在1861年成为东北第一个对外开埠的口岸。一时间营口商贾云集,名流会聚,店铺林立,成为东北重要的商贸金融中心。
身处河海城市,码头与渔业文化的熏染,使营口人的性格里有着天生的开放包容、热情乐观,敢于闯荡吃苦,也乐于休闲享受,传统曲艺早已融入百姓的生活。特别是开埠后,商贸潮带来人潮,多元的文化碰撞融入颇具特色的本地市井文化,让曲艺在营口得到充分发展,聚集了众多著名的艺人在此“撂地”演出。
离码头不远,临近辽河的洼坑甸成了众多露天杂耍、打把式卖艺人下船后“踢门槛”的第一站。著名评书艺术家连阔如先生在其遗作《江湖丛谈》中提道:“在营口(市)有个洼坑甸,算是营口最繁华热闹的市场,较比天津三不管、北平的天桥不在以下。”
当时营口有句顺口溜,“若想开眼见,就去洼坑甸儿,五行十八怪,不服台上练……”
艺人表演场地各不相同,多种形式、场所的曲艺演出使码头工人、油坊伙计和公子王孙、商贾名流各得其所,各有其乐。有“撂地”“画锅”的——在露天占一块地儿,拿石灰粉画一圆圈,就是“锅”,说得好、演得好,人便越围越多,还有“进园子”“去茶馆”的。清末民初,刘凤岐等一众商家看准时机,纷纷投资修缮、建立大型演出场所。彼时的营口剧场林立,名家会聚,老一辈书曲艺人福坪安、顾桐成、张春山、赵玉峰、王香桂等都来过营口演出。
“营口码头戏难唱”
自来唱大戏的,讲究的都是先闯码头。走水路上东北,第一站就停在辽河岸边。紧依河海的营口人眼刁了、耳尖了,爱听戏的名声也传出去了,成了八方艺人打响“头炮”的“试金石”。一个曲艺新人到洼坑甸一张嘴,营口观众就知道他“几斤几两”。若是艺人在营口站不住脚,就踢不开往东北走的门槛儿,得赶紧打道回府继续苦练。因此才有了“营口码头戏难唱”的说法。
正是因此,很多大师级人物与营口产生交集。据史料记载,老一辈书曲艺人马三立、刘宝瑞、张庆森、顾海泉、崇寿峰、于春明等都到营口的书馆演出过。人称“白丫头”的王香桂在营口叫响了西河大鼓的名气,她也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的母亲。单田芳1934年出生在营口,20世纪50年代初第一次登台说书也是在营口。据记载,当时他讲的是《明英烈》,由于非常紧张忘了时间,一口气儿说了两个半小时,博得满堂彩,一炮而红进而在全国声名鹊起。
曾在评书界独占鳌头的艺术家福坪安出师后常在京津两地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来到营口夏家茶馆等处献艺。福坪安发现,营口的观众热情、有眼光,曲艺氛围浓厚,于是决定长期定居营口,收“鹤”字辈徒弟李鹤谦、吴鹤龄、董鹤良等,1951年福坪安殁于营口。
营口是曲艺能人辈出的宝地,一个世纪以来,从这里走出的相声、评书、大鼓等演员源源不断,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鼓曲表演艺术家汤敏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曲艺名家、德高望重的业界名流。
新曲传唱辽河畔
坚守并不容易。在娱乐方式多样化的今天,把观众拉进戏园子并非易事。2014年,从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退休的黄梦如回到家乡营口,成立了怡笑阁相声俱乐部。其徒弟、《相声有新人》节目全国二十强选手李振威回忆,“刚开始怡笑阁发展得不好,有时只有一个人来听相声,即便这样,我们这群相声人也坚持说。现在情况渐渐好转,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个行当,这也给我们相声人加了一把力,让我们想做出更好的内容表演给观众。”
从“冷冷清清”到“网红打卡地”,正是因为营口一众曲艺人的坚守与创新。辽河老街上,泰顺祥、怡笑阁茶庄里,相声、戏法、双簧、变脸、大鼓等传统曲艺节目好戏连台。“没想到在营口这个小城市还能有相声这种消遣,真不错。”“相声演员都很专业。”翻看点评网站,网友们对营口曲艺节目不吝“五星好评”,吸引了更多本市及外地游客,使营口成为全省感受曲艺文化打卡地。营口市曲协主席黄梦如说:“营口的曲艺发展水平在全省看来都是屈指可数的,因为营口的曲艺人是有传承的。”
曲艺的“活态”传承离不开作品与人。营口袁派评书、营口冯家门相声等曲艺项目纷纷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传承人也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反映白衣天使“抗疫”精神的《极速出征》、宣传营口有礼的《彬彬有礼》《营口有礼》等作品鼓舞人心、寓教于乐。总有新曲传唱于辽河岸畔,群众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