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 深刻回答重大时代课题

辽宁日报 2022年03月01日

贺长余

核心提示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坚持理论创新是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之一。新时代党的重大创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深刻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深刻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回望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只有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让中国富强。因而,如何在新时代历史条件下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好的重大时代课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新的历史方位出发,作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科学论断。针对新的现实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具体指出实现总任务的实践步骤,就是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实现总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作出了系统谋划和安排。首要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党的领导下,要坚定“四个自信”。在“四个自信”前提下,展开具体布局施政。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通过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将“四个自信”融入发展布局中,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国际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通过内外结合,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系统谋划与精准施策相促进的方式,在科学思想指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

深刻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然而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和模式却并非定于一尊。当年,早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就曾对欧洲的国民经济学理论进行严肃批判,指出这些理论的出发点和目的地正是私有财产和资本增殖,而“工人却降低为最贱的商品”,只是实现私有财产和资本增殖的手段。相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却是现实的人,而非冰冷的物。马克思主张恢复人本身现实的社会关系,颠覆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带来的异化生产。那么,建立于不同理论基础上,所产生的现代化样式,当然具有不同的路向和实质。一些西方国家所选择的现代化道路,仍然按照私有财产和资本增殖的“物化”方向展开。然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却选择了不同的现代化道路,是以人民为中心,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新考量,我们党确立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针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要求,提出了一系列科学论断。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部就班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即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正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而且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完全不同于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

深刻回答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

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从革命战争年代起,我们就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发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开创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以及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对我们党提出了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新要求。

为了应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挑战,针对党内存在的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和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边缘化等原则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党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针对一度出现的管党不力、治党不严等具体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要求注重内外兼修,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在党的建设实践工作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明确继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党在刮骨疗毒中解决了自身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从而逐步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本文为2021年度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之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L21BWT005)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