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越
日前,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发布2018-2020年农田建设发展报告,我省的黑土地保护模式被收录其中。如何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再度引发人们的关注。
保护黑土地,就是守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我省坐拥2800万亩典型黑土地,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受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黑土地出现变瘦、变薄、变硬等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
保护好黑土地迫在眉睫。从2018年开始,我省不断推进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持续改善黑土地的内在质量和生态环境。根据计划,今年我省将分类实施黑土地保护项目1000万亩。
多年来,我省的黑土地保护工作采取了哪些模式?这些做法给黑土地及地上的产出带来哪些改变?记者走进田间地头探寻答案。
后天失调
春寒料峭,辽宁大地,千里沃野,黑土地尚未完全苏醒,但广大农民已早早忙活起来,研究技术模式,调配农机农具,计划在冻土完全化透后,给农田来一次深翻。
在铁岭县镇西堡镇铁实农业种植业联合生产专业合作社,曹铁实正忙着向同村村民推广黑土地保护技术。“土地深翻、增施有机肥真管用,黑土地保护区的苗明显出得齐、长得壮。”曹铁实说,今年还得接着好好养地。
黑土,是极其珍贵的土壤资源,在自然条件下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200年至400年,因土质优、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耕,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优势区、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我省黑土地的主要土壤类型包括黑土、草甸土、暗棕壤、棕壤、水稻土等,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区和东部低山丘陵区,是全省重要的优质粮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多年来,黑土地上产出了一茬茬优质农产品,夯实了我们端稳饭碗的底气。但在长期透支下,黑土地不断“瘦身”,出现了“破皮黄”。省绿色农业技术中心耕地质量保护科科长徐志强表示,据监测评价,近30年来,我省黑土耕作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近16%,辽河平原多数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已降到每公斤20克以下;黑土地耕层由30厘米下降到17厘米左右,这种后天失调,导致土壤板结硬化,土壤理化性状变差,黑土地保水保肥能力弱化,严重影响了黑土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健康还原
推动黑土地从“重用轻养”向“用养并重”转变,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为了给变瘦的黑土地“增肥”,我省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创新保护利用机制,狠抓关键措施落实,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取得显著成效。
省绿色农业技术中心副主任于立宏说,我省充分发挥教学、科研、推广等单位的技术优势,组建全省耕地质量建设专家指导组和黑土地保护科技创新团队,会集专家智慧,集中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研究和模式探索,着力破解研发生产与推广应用脱节的难题。
让集成好的技术模式落在大地上。于立宏表示,我省组织编制了《辽宁省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方案》,以保障粮食产能、恢复耕地地力、促进黑土耕地资源持续利用为核心,以优化耕作制度为基础,以保育培肥、提质增肥、固土保肥、改良培肥为主攻方向,坚持工程与生物、农机与农艺、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组建黑土地保护技术创新团队。按照联合攻关、研发推广、示范展示、培训指导的技术路线,以辽河平原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将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深松深翻等技术组装配套,集成旱地、水田黑土地厚沃耕层培育技术模式,并建立政府主导、主体参与、包片指导、示范引领、效果评价的推广机制,初步形成了效果明显、可复制、能落地的黑土地保护与利用“辽河模式”,因地制宜养好每一寸黑土,不断恢复其健康值。
“丰”景愈好
人不负黑土,黑土不负人。
参与黑土地保护项目尝到了甜头,沈阳新民市红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红艳高兴地说:“项目区的玉米地,一亩多打100斤粮食不费劲!”
曹铁实也坦言,秋收时,实施黑土地保护的地块与没有进行黑土地保护的地块相比,玉米棒的大小和成色有肉眼可见的区别。这充分说明在黑土地的内在质量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粮食生产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数据最有说服力。
2018年以来,我省采取有机肥施用、肥沃耕层构建、种植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治理黑土地退化面积110万亩以上。据连续3年的总体监测评价,项目区黑土地耕地质量平均提升0.5个等级以上,相当于亩均增加粮食产量50公斤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升3%以上;畜禽粪污、秸秆等有机肥资源利用率均得到提升,土壤理化生物性状得到改善,旱地、水田耕层厚度分别达30厘米以上和23厘米左右。全省耕地由高到低依次划为10个质量等级,2019年,全省耕地质量综合等级为3.42等,较2018年提高0.04等。
下一步,我省将在更大范围内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让我们赖以生存的耕地质量更优渥、产出更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