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隶书 董晓祺
《立春》 手绘 吴冠英
《早春图》 郭溪 北宋
《立春》 国画 林帝浣
本报记者 凌 鹤
开篇的话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认知天象、物候、时令、自然变化规律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实践,它既具有安排农业生产生活时序的功能,又可以用以防灾避疫,引导中国人形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古今艺术家以绘画、书法等丰富的艺术形式解读二十四节气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本报独家策划“二十四节气画卷”,以画、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来解读二十四节气,本期刊发立春。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有着极其深刻的含义。春天,是万象更新的初始,代言着勤劳的中国人的心灵图景、生命愿景。立春即是立希望,大地回归初心,与天地同频共振,在万物复苏之际,让心中的美好发芽,盎然生长,尽展生机与活力。
立春日要有仪式感
农历节气在先民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从先秦开始就形成了隆重的迎节气仪式,尤以迎接立春的仪式最为隆重。到了汉代,迎春已成为全国性的礼仪制度。《礼记·月令》中记载,因春神句芒(象征草木与生命,又称“青帝”)居住在东方,东方为春,所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
古代中国重视农耕,立春是启动农事耕种的重要节气,是全民参与的盛大节日。民间形成了迎春、鞭春、唱春、拜春、尝春等仪式,旨在劝课农桑,祈吉、占春。立春日,京都百官一律穿着青衣,头戴青巾。妇女则在门外立起青色旗帜,以示迎春。
造土牛迎春礼俗也始于汉代。立春这一天要制作一头土牛,称春牛。最初春牛是泥制的,到清末改用纸扎春牛,即以竹作骨,外糊以纸。在立春日迎春仪式过后,人们便抬着身上披红挂绿头插金花的春牛,由被装扮成句芒神的人牵行,并有鞭春牛的活动。
南北朝时期,民间则剪春幡贴符;隋唐时戴春胜,亦称彩胜(即用彩绸或彩纸剪成像燕形或幡式的头饰),上书“宜春”二字,走向田野迎春。在宋代,人们剪绸或纸绘制成小旗,戴头上或系在花下,庆祝春日来临。公卿之家更是镂刻金绘,加饰珠翠或金银,穷极工巧,相互馈赠。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在我国北方尤其流行。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
古代立春有“三候”
史料中记载,我国古代立春有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春风自东而来,大地开始解冻,万物开始复苏。二候蛰虫始振。“蛰藏之虫,因气至而皆苏动之矣。”三候鱼陟负冰。“鱼当盛寒,伏水底而逐暖,至正月阳气至,则上游而近冰。”此时水面上的冰块好像被鱼“背着”浮在水上,故曰“负”。
书画中赏立春
古人认为“立春起,阳和生暖、百草回芽、天暖谋耕、万物生长。”中国书画中,描绘立春的经典作品有很多。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墨妙珠林(卯)册》,描绘的是立春时节,作者是清代张若霭。而北宋画家郭溪的传世名画《早春图》则表现了春山寒林与生命的律动。“春山澹冶而如笑”,画中可以品味到“澹冶”的环境和“笑”的动态,渲染出春山宁谧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我省当代篆刻家朱成国的节气系列篆刻广受关注,其立春之印,是近年刻制的几套二十四节气组印之一。印文取法甲骨文字,其中“春”字出自周原甲骨。以篆刻作品来表现充满古人智慧结晶的二十四节气,在创作上,章法力求简洁空灵,点、线、面俱足,用刀坚决利落,线质精爽浑融,春字上部几株细草,若欣欣然春之萌发,古意盎然并春意盎然。
我省当代书法家、全国隶书十家获得者董晓祺所书宋代张轼《立春偶成》诗,其清新、明快的章法,切合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含义。诗云:“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诗人在立春日,从草木与河流的萌发、律动中获得了诗歌的灵感——春到人间,草木比人类更先知先觉,阳气发动,草木滋生,余寒犹厉,草木鳞羽已流露出春的欢喜。书法家以汉碑带简帛书的笔意进行创作,既有汉碑的端庄、厚重、正大气象又有简帛书率意、灵动、不拘一格的属性,体现立春节气的悠久历史与不断传承,赋予当代人的理解与解读,让传统节气与时代审美对话。线条中的力感和质感体现字的灵魂,写出了与春意相融的意趣、境界和味道。
清华美院教授、2008年奥运福娃设计者吴冠英的节气明信片、节气插画,因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质朴欢快,雅俗共赏,深受大众欢迎。他将国学、民间美术、插画、设计、手绘的多种艺术元素结合,画面充满趣味、喜乐、吉祥,是画家将传统节气与鲜活的生活、当代艺术表现手法的巧妙融会。
中山大学教师、画家林帝浣的极简国画《二十四节气图》,体现中国美学与哲学大道至简的深刻内涵,画面简约、凝练,构图大量留白,笔墨点睛。在中国节气申遗中起到了积极重要的识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