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晓华
放眼望去,长势茂盛的草莓叶宛如绿地毯,红红的草莓果点缀其间;地头的立体栽植甚是惹眼,沿着棚边形成了一道壮观的草莓墙;不远处,几名工人正在小心翼翼地俯身采摘草莓……2月9日,记者走进丹东东港市椅圈镇吴家村万家草莓园的温室大棚,仿佛走进了欣欣向荣的春天。
眼下,万家村民组去年新建的39栋草莓大棚正值盛果期。“这栋棚的草莓去年10月末上市,一直卖得不错,到目前毛收入已近20万元。”村民史洪全高兴地说。
“村里每天车来人往,都是忙销售的,有的直接送往市场,有的通过电商发往各地,销售这块儿一点也不用愁。”吴家村党支部书记史洪波说,村里现有草莓经纪人50多名,还搭上了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东港电商协会和网络平台销售,草莓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目前,吴家村有草莓大棚456栋,年产草莓4500余吨,年产值达1.2亿元,全村90%以上的农户参与草莓种植生产。
伴随温室鲜果的上市,东港草莓线上线下销售全线飘红。
近日,东港市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联合抖音电商生鲜行业共同开展“东港草莓季·系列直播活动”,助力草莓线上销售。抖音平台“冬日的第1颗草莓”话题挑战赛,播放量高达1亿次;产地的4场直播活动,累计吸引观众超过10万人次,销售额超过10万元;北京新发地直播基地的东港草莓直播专场,5小时成交额突破40万元……
在椅圈镇鑫德贵果蔬专业合作社包装车间,经过严格筛选的草莓鲜果每一个都要套上防护网,然后装箱发货。“发向全国各地的货,除新疆、西藏等地区外,大部分省份24小时就可到达,慢一点的48小时内也能送达。”合作社负责人宋涛说。
为了让东港草莓搭上互联网快车,2015年,东港市举办全国草莓微商大会,开启“互联网+”销售模式。东港市政府与中国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京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多次开展地推活动,以圣野浆果为代表的种植合作社积极进军阿里、天猫平台。同时,政府对物流快递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建立专业化的农产品以及农特产品仓储基地、特产类生产加工基地、鲜果类冷链运输基地,实现优质农产品原产地直供服务。
目前,东港草莓生产面积达19万余亩,年产量约30万吨,年鲜果产值达60亿元,电商销售占销售总量的60%以上。产地采包、物流配送、产销对接,借助“互联网+”,东港草莓微商、电商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一箱箱东港草莓通过“航空+高铁+陆运”,从黄海北岸“飞”往全国各地,实现鲜果保时、保鲜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