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佳丽
春节假期临近,沈阳美行科技有限公司丝毫没有“慢”下来的感觉,软件工程师计算机里的各项数据,比平日“跑”得更欢。
“时不我待,只有争分夺秒地干,才能不负支持。”公司副总经理古瑞江表示。去年,沈阳美行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省财政给予的202.5万元奖励,这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吸引了合作伙伴的到来。如今,企业受青睐,产品需求旺。
惠企利民,支持经济发展,是我省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落实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工作之一。据介绍,去年,全省财政部门扎实做好防风险、促发展、抓改革、强管理、惠民生各项工作,为推动辽宁高质量发展、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保障。
数据显示,2021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1%,圆满完成年初预算目标,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4.2%,自4月份起持续超过疫情前同期水平。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可比口径增长6%,其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比达75%。
迎挑战 做大财政“蛋糕”
位于葫芦岛市的辽宁忠华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按政策规定,去年底缓缴了18万多元的税费。“相当于无偿获得一笔流动资金,对维持企业正常运营作用很大。”公司财务负责人徐淑瑛说。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在助企纾困、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同时,也为我省财政收入带来减收。”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张季认为。虽然去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持续恢复,但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之外部环境的复杂严峻和不确定,财政收入稳增长压力较大。
尽管如此,去年,我省仍持续落实推进减税降费政策。对小型微利企业在原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取消港口建设费、免征文化事业费等,全年新增减税降费167.6亿元。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阶段性缓税,惠及17.3万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缓缴税费超50亿元。
同时,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按实事求是原则组织收入,加强收入征管,确保应收尽收,盘活闲置资产,努力增加可用财力,做大财政“蛋糕”,为完成年初预算收入目标、实现全年预算平衡夯实基础。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