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人:“城市黄玫瑰”绽放满街巷

辽宁日报 2022年01月26日

朝阳市环卫工人王孝羽。本报记者 杨靖岫 摄

本报记者 赵 雪

世人常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朝阳市,有这样一朵朵余香飘荡的“玫瑰花”,他们就是被称为“城市黄玫瑰”的环卫工人。作为改善民生、创建良好环境的践行者,他们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换来了城市的美好容颜,让整座城市都花“香”四溢。

穿梭在城市中的“小蜗牛”

50岁的史忠玲是朝阳市环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环卫工人,她和她的团队一直被称为公司的“红人组”。“我们得了老鼻子奖了!”史忠玲骄傲地告诉记者。

全公司7000多名员工,有一多半都是工作在一线的环卫工人。史忠玲带领她的南大街8人组就奋战在朝阳市南大街路段。“我们一组8个人,六男两女,每天分两班,一班是早上4点到6点、中午12点到晚上6点,另一班是早上6点到中午12点、晚上6点到8点。”史忠玲说,每天早上一遍普扫结束之后,就开着“蜗牛车”再顺着马路扫一遍。

提到“蜗牛车”,史忠玲赞不绝口,她说,作为能让环卫工人扔掉扫帚,开着小车扫大街的设备,这种环卫小车因为被设计成蜗牛的形状而得名。自2015年2月第一代“蜗牛车”投入使用后,经多次换代升级和推广,已成为朝阳马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蜗牛车”集代步保洁、垃圾粉尘收集、净化空气等功能于一身,不但减少了一线环卫工人徒步保洁的安全隐患,还根治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扬尘,净化了空气,提升了城市形象。“最重要的是,它是我们公司自主研制的!”史忠玲说。

“蜗牛车”清扫之后,环卫工人们还要巡街清扫一遍,每一个角落、每一方树坑都要照顾到,平均下来,一个环卫工人一天走两万步不是事儿。

工作平凡,但心里骄傲

42岁的李淑杰从事环卫工作已经快6年了,“以前上班更早,3点钟上班,两点钟就要起床。”李淑杰说,如今她工作在友谊大街二组,“干了这么多年,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城市环境的变化,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清扫得更细致,还有硬件的升级和人们素质的提高。”

李淑杰说,以前普扫一次,要接近3个小时,现在2个小时就够了,“城市绿化多了,垃圾箱也多了,人们的素质也提高了,几乎没人随手扔垃圾,路修得也好了,也不会尘土飞扬了!我们打心眼儿里高兴,不仅仅是因为工作没那么累了,更重要的是,看到环境越变越好,心里舒坦。” 和李淑杰一样,55岁的环卫工人张立军也切实感觉到环境的变化,“以前扫几米就一堆烟头,现在几乎一个都没有了。”

朝阳环境集团承担了朝阳市区以及部分乡镇的市政和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包括朝阳市区主城区1414万平方米道路的清扫,227条城市道路、156处公园广场的维护养护,此外还有65个社区的排污服务和591个小区的物业管理。“这座城市的环境变化,每一分每一毫我们都看在眼里。这些变化里,都凝结着环卫工人的心血和汗水。”朝阳环境集团道路机扫分公司总经理李济呈告诉记者。

城市宜居,生活更美好

2021年11月6日夜间开始,辽宁省普降大雪,朝阳市积雪严重。雪停后环境集团道路机扫分公司全员上岗,集中清理边石上的积雪,人工与机械相互配合,经过八天八夜的连续奋战,市区内积雪基本处理完毕。

那次,史忠玲和她的团队也连干了8天,很多环卫工人累到靠着铁锹就睡着了,“累是累,但干着也挺有劲的,因为大人上班、孩子上学都等着我们尽快把路扫出来呢,这是大事。”史忠玲说。

现在,环境集团的环卫工人们,不仅能用手中的扫帚为城市美容,还能打造出更多更美的艺术品。公司为环卫工人开设了绘画课、雕刻课,2021年4月,还在朝阳市图书馆举办画展,14名一线环卫工人的60幅作品参加了展览。

已近春节,这些天特别冷,环卫工人们照例开始忙着在城市的主干道上挂红灯笼。

灯笼亮起来,照得每个人心里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