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更高更优

辽宁日报 2022年01月23日

主持人:本报记者 王 坤 徐铁英 陈博雅

嘉 宾:省人大代表 王志刚 朴浩哲 刘自康 李帼昌 宋晓冬

记者:医疗、医保始终是群众关切的大事。我省将采取哪些措施,在完善大病救治、基本医保、降低药价等方面取得实效?

王志刚: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城市,沈阳市正执行244个中选药品落地,药价平均降幅约53%,最高降幅达96%,群众医药负担将持续减轻。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深化“三医联动”,支持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目前沈阳国家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改革试点已升格为国家示范,下一步继续扩面推行全险种全病组付费,管控好住院率、轻症率,加大门诊待遇改革,实现医疗技术提升和分级诊疗的统一。同时,不断提高经办服务保障能力,推广“一窗办理”模式,推行“网上办”“掌上办”等。沈阳市还将国家医保电子凭证与“市民码”实现有机融合,可为群众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

朴浩哲:预防胜过最好的治疗。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要把预防为主的健康方针落地落实,做到关口前移,通过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条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在肿瘤防治方面,省肿瘤医院不断壮大肿瘤防治队伍,在各市建立肿瘤防治办公室,专人负责集中宣传肿瘤防治科普知识;同时,要重视大病筛查,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如何让群众就医更便捷?如何让群众享有更优质的教育?

朴浩哲:针对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国家倡导以医联体的方式将区域内医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我省成立了“肿瘤防治专科医联体”,目前已发展了98家联盟单位,通过优秀医生“走下去”,开展规范化诊疗项目讲座培训,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同时把基层医生“请上来”,免费培训、业务交流。让医联体成为健康联合体,需要坚持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合作机制,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水平差异,促进均质化发展。

刘自康: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国家发展需要、辽宁振兴发展需求,主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高标准做强一批传统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高起点布局一批支撑国家原始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科专业,高质量培育一批服务全省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紧缺学科专业,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高校还要充分激活释放科研创新活力,坚持分类、分层、分型,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同时深化校地、校院、校企合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记者: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幸福生活场景,以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方面,还需做哪些努力?

李帼昌:打造更宜居的社区居住环境,提升城市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是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作为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沈阳市通过对老旧小区改造、升级社区之家,增强群众获得感;利用“边角地”建设口袋公园、环卫设施,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打造文创中心、增设城市书房,解决群众文化供需矛盾。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建议坚决杜绝大拆大建,坚持“留、改、拆”并举,开展既有建筑调查评估并建立信息库,以便于更新行动有序进行。通过建立资金统筹机制,突出民生导向,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在优化城市规划设计基础上,探索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

宋晓冬: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贯彻落实国家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也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保障。建议加大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规划新建辽宁文化馆、辽宁美术馆和辽宁非遗馆,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度和获得感。建议由政府主导设立常态化、周期性的辽宁特色文化旅游节,打造形成全国知名的品牌文化盛会,把非遗展示、戏曲展演、秧歌节、民歌赛、体验游、高端论坛等特色文化内容进行整体包装和推广,既有利于宣传辽宁,又可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