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平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要求,“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这对于指导我们做好应对各种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忧患意识时刻警醒着共产党人戒骄戒躁、保持清醒,也鞭策着共产党人自我革命、不断进取。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越是风平浪静之时,越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特别是近年来“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交替出现,更是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树立风险排查和危机应对意识,提高实时预警能力,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预知风险、防范风险、消除风险,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一往无前。
树立和增强忧患意识必须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持底线思维,是防范风险挑战的一个重要方法。实践证明,看不到风险是最大风险,看轻了风险会产生更大风险。只有凡事从最坏处准备,才能遇事不慌、临危不乱,确保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实现发展目标,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
树立和增强忧患意识才能在面对挑战时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在党和国家事业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风险挑战十分复杂,我们必须坚定斗争意志,敢于直面风险挑战、敢于较真碰硬、敢于攻坚克难。要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做到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增强忧患意识,要求党员干部不断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当下,党员干部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难程度远远超过以往。因此,党员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自觉加强学习,不断积蓄力量,这样才能遇险不乱、处变不惊,才能在常观大势、常思大局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锤炼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