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龙城遗址出土文物表明——

“三燕”时期北方游牧文化主动融入汉文化

辽宁日报 2022年01月13日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人面纹建筑材料。

“三燕”时期的马具——鎏金镂空铜鞍桥包片。

“三燕”时期的铁头盔。

柱础石 朝阳市出土4块柱础石,上面雕有龙的图案。结合史料记载,证明此处为“三燕”都城——龙城的皇宫“和龙宫”。这是鲜卑慕容氏仿汉制建设的宫殿,也是其全面学习汉制的一个例证。下图为龙城复原沙盘及出土文物。

提 要

日前,国家文物局制定了《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位于朝阳市的“三燕”龙城遗址入选,而龙城的创建者正是鲜卑人慕容氏。在这片土地上先后诞生三个以“燕”为国号的政权,史称“三燕”。这是继秦汉一统之后,辽宁大地上民族大融合与汉文化传播最为迅速的时代——打破了长城的界线,游牧民族南下改俗、易服,真正融入汉文化生活圈中。

仿汉制营造的都城是“三燕”文化坐标

随着“三燕龙城遗址”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三燕”文化研究热度持续升温。去年年末,朝阳市举办“三燕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开发利用研讨会”,重点研究“三燕”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利用,“三燕”文化再次引热议。

朝阳古称龙城,曾是“三燕”时期的都城,至今保存大量该时期的遗址、遗迹,如国宝级的“三燕”龙城宫城“和龙宫”南门遗址、正在发掘的后燕龙腾苑遗址等。

“三燕”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3个政权的统称,分别为前燕(337年-370年)、后燕(384年-409年)、北燕(409年-436年)。前燕由鲜卑人慕容氏建立。史料记载,三国时期,因助司马懿征讨公孙渊有功,慕容氏首领莫护跋被魏明帝封为率义王,从此慕容氏定居于辽西大棘城(今北票市三官营子村)附近。

据《晋书》记载,公元341年,已被东晋封为燕王、掌控辽东的慕容皝(莫护跋五世孙)指派阳裕、唐柱等人在大凌河西岸“筑龙城,构宫庙,改柳城为龙城县”,拉开了龙城城市规划的序幕。公元342年秋,慕容皝正式定都龙城。

朝阳市博物馆研究馆员周亚利介绍,在对朝阳北塔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4块硕大的柱础石,结合史料记载,证明此处原是龙城皇宫“和龙宫”宫殿所在地,随后发掘出宫城南门遗址。

从建筑形制看,宫城南门继承了天子之都标配的“三门道”形制,即一座拥有三个门道的皇城正门,这也是前燕、后燕、北燕的皇城正门。它标志着当时偏居辽西的慕容氏政权并不甘心做地方割据势力或东晋的附庸,而是始终追求着天下一统,以皇帝之尊自居。

值得一提的是,公元436年,北燕被北魏灭亡,“和龙宫”城门三个门道中的两道被堵死,只保留一个门道,“和龙宫”从此淡出历史。后来,北魏冯太后在此地建立“思燕佛图”,即朝阳北塔。

“三燕”历史文化另一个重要遗迹是后燕时期的龙腾苑遗址,位于朝阳市双塔区慕容村。对于这一重要遗址,著名考古学家田立坤认为,龙腾苑是后燕最后一位皇帝慕容熙为其宠爱的符氏姐妹所建。史料记载,慕容熙出城安葬符氏时,被叛臣俘杀于龙腾苑,后燕也被冯跋建立的北燕代替。

今天,“三燕故都”已经成为朝阳市的一张文化名片,“三燕文化”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金庸先生曾为朝阳题词:“龙城朝阳,三燕故都;传奇慕容,华夏一脉。”

慕容氏建立政权后全面学习汉制

东晋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较为混乱的时期,“五胡乱华”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此时,5个北方游牧民族纷纷越过长城进入中原,建立多个地方割据势力。中原地区战火弥漫,民不聊生。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的慕容氏,因入居辽地较早,融入汉文化生活圈也较其他部族更早。

朝阳市史志办副主任王文祥是朝阳市著名的“三燕”历史研究者。他认为,慕容氏对于汉文化充满向往,而且一直大力推行汉文化,鼓励农耕,开垦土地,实行汉文化教育。这些措施令慕容氏站稳了脚跟,定居下来,进而笼络人心,建立政权,出现少有的、短暂的安定局面。

慕容氏积极推行汉文化政策从西晋时期已经开始,慕容皝的父亲慕容廆是倡导者。

公元294年,慕容廆为发展经济,“教以农桑”“求种江南”。慕容廆让治下的百姓从事农桑生产,推广种桑养蚕。周亚利分析:“慕容氏原以畜牧业为主,自引桑养蚕后逐渐发展农业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在发生饥荒时,慕容氏甚至以桑葚充当军粮,可见当时种桑面积之大。”

西晋“永嘉之乱”时,数量庞大的中原难民来到辽西避难,慕容廆治下的人口在短时间内增加了10倍左右。慕容廆学习汉制,设了许多郡来管理流民,如为冀州流民设立冀阳郡,为豫州流民设立成周郡,为青州流民设立营丘郡,为并州流民设立唐国郡。

流民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汉族文化,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这使习惯于马背上生活的慕容氏逐渐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

另外,大批逃难的汉族知识分子也得到了慕容廆的重用。他们促进慕容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汉制的官仪制度,促进其上层建筑迅速封建化,慕容氏政权逐渐从游牧转向农耕。

农业的发展,也使得慕容廆之后的前燕国力日益雄厚,为其攻后赵,灭冉魏,拒前秦,对抗东晋,进取中原,开疆拓土,奠定了基础。

进入民族大融合时期

“三燕”政权统治区域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等地。慕容氏建立的政权先后有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和吐谷浑,其中前燕和后燕最具代表性,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

谈起“三燕”对后世的影响。周亚利认为,东晋十六国时期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之后第二次走向统一的时期,是中华文明的重大转型期,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游牧文明首次大规模融入农耕文明的大融合期。前燕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最早建立的游牧民族政权之一,而且统治区域极大,几乎统一北方。前燕所推行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举措,为多民族的融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慕容氏改革,最成功的体现是政治制度改革。慕容氏大胆任用汉人,承袭了西晋的政治制度,其中包括三省制、郡县制等。“鲜卑慕容融入汉文化的过程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国家行为,是以游牧民族政权为主导的主动融入行为,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周亚利说。

当然,慕容氏也保留部分“胡制”,体现在“大单于”的称谓上。

自先秦以来,胡人最高统治者称大单于,东晋十六国时期仍沿用这一称呼。据分析,此时的大单于是对统辖治下胡族职位的称呼,所以汉人政权中也设置大单于职位。如冉魏皇帝冉闵就任命其子冉胤为大单于。随着民族融合的深入,大单于称号逐渐从政治制度中消失了,慕容氏也逐渐放弃了大单于称号。不过因为东晋不承认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认为他们是“僭越”,即冒牌皇帝,所以在称呼前燕、后燕皇帝时,仍称为“大单于”。

如今,“三燕”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深受学界关注,尤其是金庸先生创作的“姑苏慕容”更是家喻户晓。今天,慕容氏的后人分布在祖国各地,辽宁、陕西、山东、青海、甘肃、河南、广东等地都有聚居区。只不过,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已经改姓为慕、莫、穆、容、兴等,民族成分是汉族。

手记

重视教育巩固了慕容氏政权

本报记者 王岩頔

前燕、后燕前后屹立70多年,慕容一族之所以能由一弱小部族逐渐发展壮大,最终登极称帝,都与其在治下大力推行儒学、慕容子弟接受汉文化教育息息相关。

慕容廆设立了慕容氏历史上第一座学校“东庠”,中原名士刘赞因精通儒学,出任东庠祭酒,掌管教育。以世子慕容皝为代表的慕容氏贵族集体向刘赞拜师求学。对此,《晋书》记载:“刘赞儒学该通,引为东庠祭酒,其世子皝率国胄束修受业焉。”

“庠”一词,起自汉朝。汉武帝在中央设“太学”,在地方郡国设“学”,乡设“庠”。东庠以儒家文化为主要教学内容,因慕容廆大力推行汉文化教育,改变了慕容氏目不识丁、文化落后的状况,使慕容氏治下的古代辽宁大地上汉学蔚然成风。《晋书》对此有记载:“于是路有颂声,礼让兴矣。”

慕容皝即位后也大力倡导兴办儒学教育,把“东庠”升级为“太学”。为奖掖教育,尊崇儒家,慕容皝对于大臣子弟就学者都赐号“高门生”。慕容皝还对学生们亲自考察优劣,对其中儒家经典掌握较好的,立即提拔充当自己的近侍,而对那些未通过考核,才能不济者,则予以除名。这种学而优则仕的办法,对于鼓励学习儒家文化很有推动力。

大力兴教、推行儒学的做法,在慕容廆、慕容皝父子治下前后历时50余年,直到慕容皝之子慕容儁即位,迁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附近),龙城的官办教育才停止。

策划 戴春光 责任编辑 周仲全 视觉设计 隋文锋 检校 孙 广 马松波

学术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大学 朝阳市社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