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然主演的话剧《报春花》剧照。
话剧《高山下的花环》剧照。
本报记者 王臻青
开篇的话
辽宁戏剧传承延安鲁艺的红色基因
辽宁戏剧创作传承着延安鲁艺的红色基因,深深扎根于辽宁这片丰饶的黑土地,形成了具有鲜明艺术特征的戏剧风格。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向,关注社会生活,注重生活体验是辽宁戏剧创作的基本原则。
多年来,辽宁戏剧取得了备受瞩目的成就,创作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戏剧作品。如话剧《报春花》《父亲》《凌河影人》《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祖传秘方》《大码头》《无风地带》,歌剧《归去来》《苍原》《沧海》《在那遥远的地方》,民族舞剧《王贵与李香香》《珍珠湖》《白鹿额娘》《梅兰芳》,芭蕾舞剧《二泉映月》《八女投江》《花木兰》《铁人》,京剧《将军道》《邓稼先》,评剧《我那呼兰河》《帅府轶事》,辽剧《加林与巧珍》等。这些作品主题鲜明、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传承了延安鲁艺的红色基因,其中一些剧目曾赴国内外多个城市巡演,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辽宁戏剧创作的丰硕成果不断惠及百姓,戏剧演出实施惠民政策,定期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以及送戏下基层活动。
辽宁戏剧作品屡获大奖,包括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等。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辽宁话剧形成了关东演剧学派,辽宁舞剧产生了一批享誉全国的满族风格作品,沈阳评剧诞生了“韩花筱”三大艺术流派。辽宁戏剧作品全国巡演,所到之处备受好评。今天,我们首先梳理辽宁话剧的发展历程。
吸纳东北地域文化 创作出一批具有鲜明标识的辽宁话剧
1945年抗战胜利后,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延安鲁艺迁往东北继续办学。1951年10月,根据中共东北局宣传部和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的决定,东北鲁艺实验剧团、东北鲁艺音乐工作团及东北文协文工团、东北文教队等多个文艺团体在沈阳合并组成东北人民艺术剧院。东北人艺的成立对当时全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示范性的意义,对于推动当时东北地区文艺工作的发展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标志着东北的文艺创作有了更加稳固的艺术阵地和文化依托,也标志着延安精神、鲁艺传统和东北地域文化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交融,红色基因在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生根延绵。跟随延安鲁艺来到东北人艺的安波、塞克、严正、洛汀、肖汀等老一辈艺术家,不畏艰苦,甘当艺术的领路人,不仅把先进的思想理论、业务技能带到这支新生的戏剧队伍中来,而且把优良的革命传统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传递给了剧院的每一个人。
1954年8月,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更名为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原辽东话剧团和辽西话剧团并入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继续传承延安鲁艺精神,刻苦钻研业务,拓展艺术实践,并在艺术研究、学习实践的基础上,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民族艺术特色并适合自身发展的戏剧之路,创作出一批具有鲜明标识的话剧作品,比如《在那一边》《前进再前进》等。通过排演反映现实生活的剧目,体现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宗旨,反映出辽宁人艺对“艺术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的艺术品格最朴实而执着的追求,使得辽宁人艺的现实主义戏剧创作之路得以确立。
上世纪60年代以来,辽宁人艺拓展了演出规模,继续保持话剧创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探索话剧民族化之路,涌现出以安波、洛汀、万籁天、肖汀、王秋颖、李默然等为代表的艺术家。《第二个春天》《霓虹灯下的哨兵》《红石钟声》等作品呈现出中国民族气派的舞台艺术样式,标志着现实主义艺术创作在辽宁人艺生根发芽,从此奠定了辽宁话剧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坚持挖掘本土题材 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话剧民族化之路
改革开放后,辽宁人艺再次迎来艺术创作高峰,排演出多部蜚声全国的话剧,比如现实主义题材话剧《报春花》,对舞台人物形象塑造有着示范意义的话剧《高山下的花环》,展现华侨爱国主义精神的话剧《唐人街的传说》,关注农村生活的话剧《落凤台》等。其中,《报春花》参加全国文艺会演,曾创下连续演出200多场的纪录。
在辽宁人艺的档案室里,记者看到两张泛黄的《报春花》演出票,演出地点是北京怀仁堂,日期是1979年11月18日、19日。1979年1月,编剧崔德志将自己在纺织厂的见闻整理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并将之升华为一部划时代的话剧剧本《报春花》。这部首演于1979年8月的话剧由李默然、辛薇、周红、宋国锋、刘文治联袂主演。为生动塑造纺织厂厂长李健这个人物,李默然深入纺织厂体验生活,将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李厂长”,第一次塑造出一位实事求是、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工厂厂长形象,深深打动了观众。辽宁人艺携《报春花》两度进京,每次演出上百场,在每个剧场连演几十天,场场爆满,成为辽宁话剧进京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
这一时期的辽宁人艺呈现出老中青三代演员同台竞技的局面。以李默然、王秋颖、赵凡、郝海泉、辛薇、陈颖等为代表的老艺术家塑造出众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创排出大批振奋人心的优秀作品。以刘文治、王早来等为代表的中生代演员进入表演成熟期。宋国锋、周红等青年演员也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得到了艺术历练,为日后成为辽宁话剧的中流砥柱打下了基础。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辽宁人艺始终坚持挖掘本土题材,反映现实生活,深耕剧场艺术,继续致力于话剧民族化,创作出一批具有鲜明标识的话剧作品。
在坚持不懈的舞台艺术实践中,辽宁人艺在李默然等老一辈话剧表演艺术家的带领下,逐步建立起中国话剧重要流派之一——关东演剧学派。辽宁人艺邀请戏曲界的前辈表演艺术家指导演员表演,提高其综合艺术素质。在学习实践中,深入研究东北地区的审美特征、欣赏需求、生活方式,借鉴并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戏曲的表演精粹,逐渐形成了具有浓烈的关东艺术风格,以传统审美理念与民族精神为根基的表演流派——关东演剧学派,涌现出以李默然、宋国锋为代表的关东演剧学派表演艺术家。关东演剧学派的风格特征表现为粗犷豪放的格调、浓郁炽烈的氛围、泥土芬芳的气息、浑厚质朴的底色、大气磅礴的气势、意味深长的内涵。这一表演体系要求演员在对人物充分理解,对其生活环境进行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塑造人物,从台下的“体验”提炼上升为台上的“体现”,精准、鲜明、深刻地诠释出人物的所思所感。辽宁人艺持续发扬鲁艺传统,艺术家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生活对艺术深沉的爱,用炽热畅达的戏剧表达方式引起广大观众的强烈共鸣。
走进基层体验生活 让每一部作品具有生活质感
辽宁话剧艺术,从延安薪火相传。延安精神、鲁艺传统与东北地域文化在此形成交融。辽宁话剧始终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形成关东演剧学派,成为中国话剧表演体系的重要流派之一。辽宁人艺创作演出了大批反映工人、农民、市民生活的现实主义题材话剧,常年坚持送戏下基层。建院以来,共排演大型话剧、儿童剧300多部,其中76部获得省级以上文艺奖项。总计演出场次2.56万余场,观众达1280万人次。话剧作品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中国艺术节大奖、东北三省话剧节以及辽宁省艺术节大奖;演职人员多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话剧金狮奖等奖项。
讴歌时代精神,反映人民心声,一直是辽宁人艺的创作原则。其每一部作品都具有经过生活千锤百炼而呈现出的质感。每当创作一部新作品,辽宁人艺都会组织剧组下基层体验生活。这种体验生活的方式并非流于形式,而是真正走进基层生活,与人民群众一起生活一起工作。正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创作实践中,辽宁人艺创作的一系列话剧作品能够享誉全国,深受大众喜爱。
艺文志:
辽宁人艺历年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剧目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原创剧目曾分别获得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六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些作品传承延安鲁艺精神,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这些剧目在多个省市巡演,备受好评。
《潇洒女孩》 1992年首演的儿童剧《潇洒女孩》,是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优秀作品。
《那一年在夏天》 1993年首演的话剧《那一年在夏天》,讲述青年工人生产生活的故事。
《鸣岐书记》 1994年首演的话剧《鸣岐书记》,再现了英模人物张鸣岐的先进事迹。
《这里将是别墅》 1995年首演的儿童剧《这里将是别墅》,讲述了城乡中学生相互帮助,找到自我的故事。
《父亲》 1999年首演的话剧《父亲》,讲述了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期间,工人家庭面对困境的抉择,体现出工人们的情怀与担当。
《任弼时——开国大典随想曲》 2002年首演的话剧《任弼时——开国大典随想曲》,讴歌了任弼时同志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
《凌河影人》 2003年首演的话剧《凌河影人》,讲述了辽西皮影艺人英勇抵抗侵略者的感人故事,并将话剧与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凌源皮影戏有机结合。
《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 2007年首演的话剧《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聚焦煤矿工人工作生活,反映他们在东北矿业发展进程中的默默奉献与执着坚守。
《郭明义》 2011年首演的话剧《郭明义》,讲述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的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