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左再捧全国平安建设最高奖“长安杯”

辽宁日报 2021年12月30日

喀左县组织普法志愿者开展送法下乡宣传活动。本报记者 张 旭 摄

本报讯 记者张旭报道 近日,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荣获“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荣誉称号,连续第二次捧得全国平安建设最高奖项“长安杯”。

近年来,喀左县始终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在继2017年荣获全国综治工作“长安杯”后,紧紧抓住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有利契机,全面构建“大防控”体系,持续推进“大平安”建设,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喀左,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2017年以来,喀左县始终把平安建设作为强县富民战略任务,写入县党代会、人代会报告,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4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推进会、协调会84次,听取汇报,部署任务,解决重点、难点、热点问题160余件,推动平安建设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融合开展、同步推进,逐步建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新时代社会治理保障体系。

喀左县持续加大社会治安防控力度,创新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的发展目标,打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六网覆盖、立体防控”模式,即立足资源整合,做强社会面治安防控网;立足网格化管理,做细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治安防控网;立足方法创新,做实重点行业和重点人员治安防控网;立足社会化运作,做活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防控网;立足动态跟踪,做精信息网络安全防控网;立足治理创新,做准公共安全防控网。

与此同时,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平安建设,逐步建立了以城乡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新型城乡社区治理体系。聘请100名基层群众担任农村法院工作协作员、218名基层群众担任农村交通协管员、870名环卫工人和449名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为治安协作员,并命名为平安志愿者,群防群治力量达4250余人。融合“工青妇”等群团组织8370余人参与平安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平安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让平安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人成为平安建设的参与者、宣传者、受益者,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喀左县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为抓手,持续创新放大一系列工作亮点。实施乡村“道德银行”建设工程,坚持党建引领,以群众道德积分兑换为平台,实现德治、自治、法治“三治”融合,不断探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新模式。创新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以党建为引领,做活互联互动、做实网格管理、做优社区服务,构建起组织共建、资源共享、良性互动的社区治理新格局。首创矛盾纠纷调处“三个现场解决”机制,对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以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进行现场解决。大城子街道建立“互联网+调解”和“龙山老大妈”基层品牌调解组织,拓宽了矛盾纠纷化解新途径,极大提升了矛盾纠纷的化解率。

截至目前,全县80%的乡镇、村(社区)、90%的企事业单位超过平安创建标准,实现了全县城乡基层单位发案明显减少、事故指标平稳可控、社会治安秩序趋稳向好、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的基层基础工作目标。由县级财政统筹协调,全县22个乡镇街区全部建设了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高标准综治中心,全县202个村(社区)建立了综治工作站。积极推进网格化管理,科学划分网格,统筹配备网格员,进一步细化基层平台服务管理单元,有效促进基层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就地化解,全县矛盾化解率始终保持100%。

名词解释

长安杯

长安杯取“长治久安”之意,是全国平安建设的最高奖,是平安建设领域时间跨度最长、涵盖内容最多、评选条件最严的一项综合考评,反映一个城市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水平,是地区美誉度、社会和谐度、群众满意度的重要“金字招牌”。“长安杯”于2005年首次设立,必须连续三届(每4年为一届)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后方能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