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陶 阳
“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人车分离、电线入地,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不见了,出门方便多了。”走在沈阳市建院街,市民罗先生说,“不仅如此,街边还建设了口袋公园、文化长廊,能健身休闲,也能从镌刻锈板中感受这条街的过往。”
如果说主干道是一个城市的“面子”,那么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里子”。今年,沈阳市下足功夫更新10条街道、改造提升184条背街小巷、打通7条“断头路”,不但解决了长期困扰居民的出行问题、环境问题,也留存了城市记忆,让市民在巷子、胡同里感受城市温暖和城市文化。
“以车优先”变“以人优先”
全长736米的建院街是沈阳市区一条再普通不过的小马路,因沈阳建筑工程学院而得名。以前,建院街人车混行,路面坑洼不平。
针对背街小巷存在的短板问题,今年年初,沈阳市对全市街路情况进行全面梳理,计划利用3年时间,实现街路整洁亮丽、畅通有序、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富有文化底蕴,同时打造部分精品文化街区。
“道路的最基本功能就是交通功能,建院街在设计中重新划分断面,通过护栏、种植池等进行分隔,实现机非分离、人非分离,使车与人路权分明,各行其道。”沈河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杨蕾说,“同时,我们拆除38根电线杆并实施架空线落地的多杆合一,从在人行道上增设灌木等的‘硬提升’,到设置休闲座椅及趣味雕塑小品等人文景观的‘软改造’。”
“以车优先”转变为“以人优先”,是沈阳市道路更新改造的突出特点。在陵东街,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有了绿化带,人行空间也得到进一步优化,新增的慢跑步道,将北陵公园、新开河步道及沿线街景公园串联为绿色生态长廊。
“一路一策”让街巷有“味道”
在建院街与文艺路交叉口街角处,一堵花岗岩墙体上镶嵌的年代锈板,镌刻着沈阳建筑大学发展历程。建筑大学老红砖楼外墙上,展示着过去的建筑图纸、课程表,也展示着从人工设备,到数控设备,再到数字设备的不断升级。
“似乎感受到了书香味儿。”市民李先生说。
街巷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每条街巷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尊重街区原生态文化,才能留住街区自身的老味道。为了避免街路更新“千街一面”,沈阳市按照“一路一策”的原则进行设计,让街巷有“味道”,成为改造很重要的一环。
在全长1.5公里的长白四街,工农桥、三好桥、胜利桥,长白岛环岛水系的1号桥、2号桥……一直到10号桥的故事,展现在文化墙上。二纬路东段(西起北三经街,东至青年大街)改造中,选取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一级英雄模范勋章、一等功勋章和共和国勋章作为设计元素,将历史文化、军民共建与民族精神深度融合。皇姑区将北塔、北陵、新乐文化、汉卿体育场等人文元素,融入陵东街景观提升之中,通过格栅、亮化、雕塑等手法,让市政建设有了浓厚的文化味儿。而在讲武堂路上,也能“听”到东北讲武堂的故事……
街巷有了“味道”、有了故事,让老沈阳人满怀自豪感、新沈阳人有了归属感。
打通“梗阻”路网“舒筋活络”
渤海路原来是一条“断头路”,此次街巷改造中,不但实现贯通,还挖掘铁路元素,建设集运动健身、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亲子娱乐、生态美观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公园,形成“街、路、园”一体。
沈阳市在注重交通、文化提升的同时,还将改造目标延伸到关注街区、区域的整体发展。前不久,另外一条“断头路”——蒲南路竣工通车,困扰了虎石台地区居民15年的出行问题得到解决。居民曹东凯说,“原来从我家到虎石台大街,需要绕行至南面的小马路,要20多分钟,现在5分钟就到了!”
为发挥城市路网整体效益,沈阳市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完成原定3年的35条“断头路”打通任务,今年已经启动19条,通车7条。全部工程计划2022年年底前完工。
沈阳市城乡建设局城市建设处处长柳熠说:“沈阳市在街巷整治上,将坚持与基础设施、背街小巷、公共服务设施改造相同步,建立完整居住社区的建设机制,同时强化街巷文化符号标识,让人读出文化、读出情感、读出记忆和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