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比翼飞”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指引下(三)
辽宁日报 2021年12月09日

本报记者 胡海林

12月上旬,雪后初霁。沈白高铁抚顺顺城隧道施工并未因寒冷停歇,入口处加装了棉帘等保温设施,隧道内架设起火炉,以确保施工环境达到可施工的10℃以上。建成后,辽宁将实现14市和沈抚示范区全通高铁。

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当下之辽宁,这样的“加速”场景到处可见:看辽东绿色经济区,特色产业渐入佳境,生态旅游“四季常青”;看中部城市群,城市路网不断织密,公共服务加速融合;看沿海经济带,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开放合作不断推进;看辽西各城市,产业基础稳步提升,合作共赢成效显著。

这是一场气势恢宏的“协奏曲”。东南西北中,不同区域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在空间上做文章、在品质上下功夫、在产业上谋升级,形成比翼齐飞的生动画面。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这为我省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承载着全面振兴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14.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蓝图”,正一步步成为“实景”,在辽宁大地徐徐铺展。

俯身山水布棋局

摊开辽宁地图,“六山一水三分田”概貌清晰:地势大致为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

不同的地理条件,巨大的禀赋差异,导致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较为突出,这既是基本省情,也是一大短板。

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是党中央赋予我省的历史使命,也是全省上下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实现这个目标的战略支点何在?区域协调是题中应有之义。

当前,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内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对辽宁区域协调谋划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置身全国“棋局”和“双循环”背景,辽宁当找准在国家区域战略版图、“一带一路”建设、东北亚区域合作以及东北振兴中的定位和角色,加强国际国内合作,加快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这既是历史机遇,也是担当使命!

从省内来看,实现“十四五”发展新突破,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当下辽宁,优势有之: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基础雄厚、人才储备充沛;不足有之: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城市竞争力和经济效率低下,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的任务繁重。因此,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因情施策,实现不平衡不充分局面的深层次“破题”,才能夯实全省经济增长的协同性和整体性。

某种意义上说,“十四五”时期,辽宁能否实现区域协调、城乡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协调等,关键在于构建什么样的区域发展格局。

辽河水,孕育了工农业蓬勃发展的辽河平原;长白山系,积蓄了辽东绿色生态屏障;黄渤海,“架起”连通世界的“海上丝路”……从省情出发,发挥科学规划的综合与导向作用,是辽宁谋划区域协调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

新起点、新征程。省委、省政府俯身山水布棋局,提出在“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沈阳、大连“双核”牵引的“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随后,研究编制总体规划、指导意见和行动方案,为我省区域发展更加均衡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精准落子活全局

沈阳向北,2000多平方公里的铁岭县内,坐落着400多家机械加工类企业,70%来自沈阳或落地沈阳后再迁移于此。这些企业生产的汽车线束、发动机部件、传动部件等产品源源不断发往沈阳整车企业……在融入沈阳现代都市圈方面,铁岭主动把产业的协同共振放在了重要位置。

这样的场景,深刻诠释了我省区域协调发展的精髓: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

经过长期的积累,我省积蓄了强劲的发展动能,创造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但如何统筹好“点”和“面”的关系,打破空间上的条块分割,防止产业上的同质化竞争,优化生产力布局,答好题还需下足绣花功。

——突出“双核”牵引。

沈大强,辽宁兴。沈阳和大连分别作为“圈”之极核、“带”之极核,经济总量占全省半壁江山,集中了全省大量的创新资源、产业基础、高端人才和市场优势,更加突出双城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作用,是立足现实条件,让二者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打头阵、做先锋。沈阳按照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强化对整个都市圈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大连加快建设国际枢纽港,带动沿海经济带建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

——激发优势活力。

沈阳有科教和人才资源优势,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可在打造“数字辽宁、智造强省”,解决“老字号”等方面为全省作出示范。(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