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大东港依旧繁忙。
2021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丹东展厅。本文图片由丹东市商务局提供
本报记者 蔡晓华
核心提示
进入“十四五”,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丹东坚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东北东部最便捷出海口的区位优势,加快建设东北亚地区有影响的国际化水平开放型城市,在全省推动开放发展上当排头兵、做先锋。
年初以来,丹东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推动互市贸易创新发展,全力稳住外贸出口,促进消费市场稳步增长。截至目前,完成复制国家级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86项,成立4家边民互市贸易合作社,积极组织企业线上线下大型进出口商品展销会12个;外贸企业参保出口信用保险近300家。
发挥区位优势 加快构建现代开放体系
10月,丹东经贸代表团在深圳参加“辽宁—珠三角招商引资促进周”活动,成功签约一批产业契合度高、经济效益好和带动效应强的优质重点产业项目,签约额54.6亿元,涵盖智慧农业、环保涂料、水产品精深加工、智能制造等领域。
在深圳期间,丹东市政府主要领导向参会的深圳企业家详细介绍到丹东投资兴业的独有优势和产业特色,诚挚邀请广大深圳企业家来考察洽谈合作。丹东市相关地区和部门与深圳诸多企业家开展座谈交流。丹东市优越的地理环境、良好的陆海空交通物流条件、对外开放的政策优势、扎实的产业基础,对珠三角地区企业产生了强烈吸引力。丹东经贸代表团务实高效的作风和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更是给企业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纷纷表示将把握新机遇,加大投资力度,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敞开胸怀开放发展,俯下身子真抓实干。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以建设在东北亚地区有影响的国际化水平的开放型城市为目标,丹东着力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合作,加快构建现代开放体系,加速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年初以来,丹东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战略,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开放型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定期总结、调度、通报等工作机制。编制完成《2021年推进对外开放工作方案》,形成《丹东市开放型城市发展规划》初稿,启动丹东市口岸经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截至目前,完成复制国家级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86项。同时,大力提升口岸开放和建设水平,持续推进丹东港口岸扩大开放项目和丹东机场航空口岸开放项目,太平湾口岸作为一类口岸管理项目已被列入国家口岸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完善口岸基础设施,投资近200万元改造公路口岸联检楼旅检查验通道,完成公路、铁路口岸防疫设施部分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组织全市开发区完成省级以上开发区考核工作,边境经济合作区在区域带动、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三方面得分高于全省国家级开发区平均水平。积极推动双向投资,组织企业参加中东欧博览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服务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积极推进东北亚未来产业园项目,成立了由24家单位和地区组成的项目规划咨询工作专班,目前已完成项目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规划初稿。
推动创新发展 培育壮大互市贸易
没有高水平开放,就没有高质量发展。丹东把边境互市贸易创新发展作为推动扩大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基于互市贸易的政策优势,丹东市“十四五”期间将在临港产业区设立互市贸易创新发展区,全力打造以四大功能区为核心的创新发展先行区,创建集边境贸易、加工制造、生产服务、物流采购于一体的高水平沿边开放平台,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与此同时,丹东还将以日韩等国的高端装备制造、精密电子、医疗产业落地为目标,申请国家赋予互市贸易创新发展区综合保税功能及相关配套政策,创新监管方式,实现互市贸易落地加工政策与综合保税政策叠加,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年初以来,丹东建立高效运行机制,组建边民合作社,有序推进互贸区建设和综保区申建工作。在互市贸易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引领下,各工作专班、工作组围绕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形成时间表、路线图,实施挂图作战,按照序时进度,有计划地推进落实。截至目前,已成立4家边民互市贸易合作社;大东沟边民互市贸易区完成省级验收的准备工作;丹东港边民互市贸易区回购土地,初步确定投资运营主体;一撮毛边民互市贸易区筛选了新的选址地块;金山边民互市贸易区调整地块控规,进行土地整理;河口边民互市贸易区正在洽谈投资主体相关事宜;综保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已经启动。
丹东市正在以互市贸易创新发展区(综合保税区)为核心,以边民互市贸易区(点)和互市商品落地加工产业园为两翼,通过构建“一核心、八区点、九园区”的边境贸易布局,创建集边境贸易、加工制造、生产服务、物流采购于一体的高水平沿边开放平台,打造内外联动、陆海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开拓国际市场 促进外贸企业转型升级
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丹东多渠道开拓国际市场,重点围绕汽车零部件、仪器仪表、水海产品等行业,组织企业参加一系列有行业针对性和明确目标市场的线上线下活动,扩大出口规模。加快外贸基地培育工作,积极帮助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增加国际商标和境外专利数量,支持企业技术研发、设备进口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新兴贸易业态,重点加强域外优质外贸企业的引进工作,带动外贸企业扩体量、上规模,促进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建设“买全球、卖全球”东北亚数字贸易基地。
年初以来,为了助力企业发展,丹东商务部门加强调研,及时掌握企业面临的问题、发展瓶颈、政策需求等,协调相关部门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组织重点外贸企业参加了RCEP、跨境电商等业务培训,发放RCEP商品关税减让指南,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协议规则扩大进出口。截至目前,办理对外贸易经营权备案近200项。培育外贸新业态,实施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专项行动,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助力凤城增压器汽车零部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成功晋升为国家级基地,全市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达3家。推进国际营销体系(海外仓)建设,实施培育壮大国际营销网络(海外仓)专项行动,鼓励现有国际营销网络向公共服务平台转型。制定《中国(丹东)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启动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申报工作,在全省4个申报城市中排名首位。
此外,通过召开政策培训会、点对点宣传等方式,丹东市鼓励企业参保政府平台免费出口信用保险,扩大出口信保覆盖面,目前全市参保企业已达205家。指导企业用好各级外贸促进政策,已经向省商务厅申报出口信保、开拓国际市场、服务外包、外贸综合服务、加工贸易、茧丝绸等六大类96个资金扶持项目。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哈洽会、跨采会等线上线下大型进出口商品展销会12个,参展企业近220家。仅春秋两届广交会,参展企业即达成出口交易额1200余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