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钥谋“智”变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指引下(二)
辽宁日报 2021年12月08日

本报记者 孙大卫

11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现场群星荟萃。在这个代表中国科技最高水平的盛典上,辽宁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的一位,在辽工作30多年;264个获奖项目中,25个为辽宁主持或参与完成,占比近1/10。

闪光的奖杯、烫金的证书,展示着我省创新的底蕴与成果。

摇动时间的镜头,看“嫦娥”探月、“祝融”探火、“蛟龙”入海……近年来的中国科技“大事件”,很多都有辽宁的贡献。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我省坚持以创新为引领,聚焦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聚力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

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政策链逐步融合交织,“第一动力”更加澎湃。

前9月,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逐季缩小;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建设项目数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同比增长81.4%、18.3%、24.1%、46%……亮丽的数据,透出我省经济质量更高、引力更强、后劲更足的态势。

看!渤海之畔、黑土之上,创新的传奇,正在续写。

双轮驱动

让“关键变量”成“最大增量”

几场雪过去,北方的天儿寒意更浓,但辽宁奥克华辉新材料有限公司即将投产的CPI生产车间里却是一派火热场景。

这个新项目投资4亿元,预计年产值10亿元,是近年来我省较大规模的一次科技成果转化,缘起于辽宁科技大学胡知之教授的一次详细展示。奥克华辉董事长宋恩军表示:“我们看中的是项目背后辽宁科技大学这个‘靠山’的专利技术和研发能力。”

创新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经济强,这是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逻辑。于辽宁而言,它既是关乎当下的“硬支撑”,更是决定未来的“软实力”。

我省创新底蕴丰厚,院所众多、高校林立,科研实力不容小觑。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我省的答案清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力,双轮驱动。

科技创新是个“超长链条”,首先要明确谁是主体。在以市场为目标的经济活动中,主体无疑是企业。

今年3月,一张榜单在科技界激起涟漪。我省首次对外公布100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不到4个月,其中98项被成功揭走。紧接着第二批73项“带土移植”项目榜单发出,67项在更短时间内就达成了合作意向。揭榜者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

企业自主创新不是自己创新,我省坚持让创新主体联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围着市场转、创新围着需求转的良性循环。

“200个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同时发布,在全国都是创举。”刚刚参加完发布会的中国工业报记者韩丽娜为辽宁魄力点赞。发布会上,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反复强调两个关键:“企业是盟主”和“契约是纽带”。

培育创新主体,关键在生态。以制度创新赋能科技创新,正是当下我省为培育创新环境作出的选择。

为科技人员松绑。10月,《辽宁省科技创新条例(草案)》印发,并在12家单位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试点。破除了制度障碍,转化率节节攀升。上半年,全省登记认定技术合同7279份,技术合同成交额239.5亿元,同比增长47.9%。

帮科研主体和市场主体架桥。我省举办中科院驻辽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本地对接会,发布科技成果汇编494项,达成合作意向175项。建立科技成果储备库,储备可转化和在研科技成果2822项,并向全社会进行推广。

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成长为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老中生新

让“存量优势”变为“发展优势”

厚实的产业基础是我省发展的雄厚资本。然而,进入新发展阶段,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做法也要变。不能总在“老”项目、“旧”资源上打转转,需要顶住转型阵痛、摆脱路径依赖,注重发展品位,谋划建设富有时代感的高质量项目群。

调整结构是必答题,以智赋能是必经路。

将“硬”变“软”。我省“老字号”多集中在装备制造业,钢铁身子块头大。走向“质变”,首先需要“智变”。以“智造”撬动生产方式变革、激活丰富场景潜能,让机器会“思考”、能“交流”、有“情商”。

在2021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4万平方米展示空间中的“辽宁智造”让世界惊叹。丹东测控打造的“无人”矿山、辽阳三三工业出品的远程盾构机……我省“老字号”的比较优势正在被新兴的工业互联网激活。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1.9%,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步增长13.6%。

(下转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