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种业“芯片” 赋能乡村振兴

——看营口市如何打造世界级李杏基因库
辽宁日报 2021年12月07日

省果树研究所李杏团队培育的“国之鲜”杏。

刘威生(右)在为果农示范李树修剪。本文图片由省果树研究所提供

本报记者 高汉雷

核心提示

冬日的暖阳被繁茂的枝杈筛出道道光影,没有繁花,没有硕果,看起来和北方常见的果园没有什么区别。

“别看它们‘长相’相同,实际上大有不同,平均每三四棵树一个品种,有的一棵树上有两三个品种,辽杏、西伯利亚杏、藏杏,中国李、樱桃李、乌苏里李……5000多棵树一共保存着1600多个李和杏品种,来自世界各地。”省果树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刘威生指点着眼前的果园说。

这是位于营口市熊岳镇的国家果树种质李杏圃,是我国唯一保存李杏种质资源的专业圃,也是世界上保存李杏资源份数最多、多样性最丰富的资源圃。在营口市的支持下,这里将建成世界一流的李杏基因资源保护中心、研究中心和产业支撑中心,为国家生态安全、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原动力。

“小杂果”有大作为

和苹果、葡萄等大宗水果相比,李杏被称为“小杂果”。

“可别小看小杂果,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大战略。”作为李杏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及产业化技术创新团队的负责人,刘威生谈起他的李杏滔滔不绝,激情满满又理性坚定。

李杏生性“乐山”,不占平肥地,耐干旱、耐寒冷,风沙不惧,越是生态脆弱地区,它好像越有生命力。在四川攀枝花海拔1800米以上的彝族聚居区,刘威生团队的杏“表现非常棒”,成为当地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大法宝。

生态脆弱地区往往和民族地区、山区、边远地区、相对落后地区有所重合,李杏在这些地区大有用武之地。辽西北的北票市,年平均降水量150毫米至200毫米,相当于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地区,在省果树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下,这里的荒山秃岭变身成片片杏林,花季赏花,秋季采摘,“杏府生态庄园”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经济品牌。“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安顺,荒山上开垦出万亩李园,种植优良品种“蜂糖李”,果园价格每公斤90元,亩产值4.5万元。

《黄帝内经》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的记载,其中“五果”指的是桃、杏、李、板栗和枣,是我国原产的、道地的、特色的种质资源,其中李杏栽培利用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遗传多样性最丰富。

“五果”助力“五养”,不仅体现在膳食营养平衡上,也体现在生态基础上。没有生态安全做保障,粮食安全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李杏关乎粮食安全。

李杏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美容养颜等保健作用,李树被称为“美容树”,杏树被称为“长寿树”。果品消费特色化、多元化是必然趋势,在苹果等大宗水果普遍产能过剩、价低销难的背景下,优势李杏品种以其特色化、小众化,在果业结构调整中大有可为。

提起当年换树的情景,盖州市小石棚乡杨树房村村民李德峰很是感慨:“以前主要种苹果和葡萄,收入很难再有提高,换新品种又担心市场销路不稳定,多亏果树所的李杏新品种和技术指导,好管理、卖价高,现在看这树是换得太对了。”从最初的试种到如今的20多亩果园,每到丰收之季,满园芬芳,供不应求。这里已经成为省果树研究所的一个新品种示范基地。

目前李杏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仅在我省的推广应用面积就达50万亩,并在贵州、四川、重庆、陕西、山西、浙江、江苏、新疆等地得到广泛应用,近3年新增经济效益超过70亿元。

用好“种子的种子”

虽被称为“小杂果”,我国李杏的实存面积却有5300万亩,超过种植面积最大的苹果30%,其中相当数量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人工种植的李杏普遍面临良种化程度低、栽培技术差、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就是基因资源,没有基因资源作材料,就培育不出好的品种,因此基因资源是种业的芯片,也就是‘芯片的芯片’‘种子的种子’,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刘威生说。

今年以来,李杏团队深入云南境内横断山脉收集珍稀、濒危、特异种质资源101份,距离明年底收集保存2000份种质资源的目标又近了一步,为建成世界级李杏种质资源基因库奠定了基础。2000年担任李杏团队负责人的刘威生,兼任国际园艺学会杏工作组主席,我省唯一的国家二级学会——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理事长,是省果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团队现有研究人员13名、研究员3名,在李杏种质资源研究与育种利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是我国种质资源保护和自主创新的“种子队”。

“十四五”开局之年,李杏团队完成杂交组合7个,筛选优系5个,2个李和2个杏新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2项育种新技术和1个李新品种正在申报国际专利,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两篇。

基础研究、优良品种培育推广“两手硬”,能文能武,顶天立地。在李杏团队的品种和栽培技术支持下,我省北票的“杏府生态庄园”、山西阳城的“黄土情 杏花雨”、重庆巫山的“李行天下”、江西九江的“杏林食里”等生态文旅品牌落地生根,风生水起,可谓“桃李满天下”。李杏团队培育优势李杏品种,在上海十六铺码头、上海辉展等进口水果市场上,品质堪与进口品种一决高下。

“营口市政府帮助我们解决了50亩土地的权属问题,增加了基因库的库容。”刘威生说,“建设世界级李杏研究中心和产业支撑中心,需要升级改善实验室条件,进一步提高科研创新水平;需要人才政策向基层倾斜,让更多人才愿意来这个小地方、在这里搞科研更有积极性。”

营口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推进组,建立了地所沟通协作联系和全面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制定了推进方案和支持政策,采取实际举措,助力李杏团队升级研究平台、吸引高层次人才、培育创新成果、开发文旅产业。

让“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省果树研究所是我国北方水果产业的“策源地”,直接支撑了我国最传统、最著名的水果基地——环渤海湾水果基地的发展,从此再扩展到黄河故道地区、黄土高原地区、西南高地等。

省果树研究所后院有四栋红砖建筑,始建于1909年,是“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熊岳城苗圃”旧址,现在是省果树研究所的组织培养室。刘威生告诉记者,“这是我国第二个科研机构,第一个果树科研机构,我国果树科研从这里起步。国内果树科研专家来到这里都要留影纪念。”

在营口市政府的推动下,2019年9月27日,“熊岳城苗圃”在没有县级、市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头衔”的情况下,“破格”获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离“熊岳城苗圃”不远,就是省果树研究所的熊岳树木园,1915年建成,是我国大陆第一个树木园,保存着北半球63个科、163个属的550种林木树种。

“100多年的历史、科学研究的背景、旧址和现址在一处,挖掘这些优势,依托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影响力,我们已经请清华大学做规划,开发果树科研博物馆、昆虫博物馆、气象博物馆,构建创新文化高地,为熊岳古城注入农业科学元素,助力营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刘威生对自己的“文化育种计划”信心满满。

省果树研究所的文化更来自李杏团队的薪火相传,传承积淀。

1979年开始,省果树研究所牵头组织全国科研单位的200多名科技人员,走遍28个省、市、自治区, 298个县850个乡,收集李杏种质资源。在云雾缭绕的深山老林里,在寒风酷暑的风餐露宿中,省果树研究所种下“为国育种”的初心使命。

从我国第一个苹果品种的育成,到李杏品种的不断迭代,两代“果树人”坚守辽南小镇,实现了李杏品种栽培良种化、标准化和省力化,推动了我国李杏生产技术的变革,诠释了“果树人”的情怀与使命。

近20年来,发掘利用手中丰富种质资源,李杏团队配制李杏杂交组合152个,从9440余株杂交实生苗中培育出“国丰”“国强”“国富”“国之鲜”杏和“国美”“国丽”“国馨”“国色天香”李等15个自主研发新品种,把“酸涩”转化为“脆香”,解决了李杏“不耐储存”的难题。

长期和李杏打交道,李杏团队也像李杏一样“有性格”,像种子一样“有精神”,坚韧不拔,不图虚名,不知不愠,扎根小地方坚守初心,默默无闻践行使命。

2025年年底前,建成世界一流的李杏基因资源保护中心、研究中心和产业支撑中心。新时代,“种子队”焕发时代激情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