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乡间喜看农闲变农忙

辽宁日报 2021年12月07日

本报记者  丛焕宇

在本溪农村,长期以来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收了今秋粮,农闲替农忙。”然而,记者近日在本溪部分县区采访时却发现,这句顺口溜正悄然改变,取而代之的是“收了今秋粮,农闲变农忙”的火热景象。那么,山城的乡间能人缘何把农闲变成了农忙?他们在忙些什么?农忙为他们带来哪些收益?带着一连串问号,记者展开了调查。

理念之变——

产业四季无断点

桓仁满族自治县八里甸子镇大南沟村是记者走访的第一站。时值11月下旬,恰处于传统观念中的农闲季,而且这里刚刚下过几场瑞雪。可是,大南沟村村民却并没有为“猫冬”找借口,他们以雪为令,早已将进出村和通往田间地头的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要想富,先扫路。我们的苗木正忙着往外运呢,影响了拉苗的车通行,那咋可以呢?”村民王凤艳笑着说。

顺着王凤艳手指的方向,车行大约20分钟,就到了大南沟村苗木产业基地。此时,不少村民正踏着积雪,忙着将地里种植的刺槐、五味子等树苗挖出来,准备出售。

随着国家生态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大南沟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结合本地特点发展苗木产业,带领村民走上了增收致富路。村里还着手将苗木产业和旅游业融合,让四季无断点。

追求之变——

边学知识边育种

近年来,本溪满族自治县高官镇新农村“两委”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承包的模式,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香菇产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走进新农村,不见冬闲人。“有几年了,俺们村的村民基本告别了‘猫冬’的习惯。春夏秋三季农忙时,大家忙着干农活,一到冬天,村民要么扎进大棚里忙碌,要么往香菇种植大户家里跑,争先恐后地求经问道。这不,为了让村民充分利用冬闲时间‘充电’,村‘两委’前些日子邀请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和朝阳微生物研究所的专家来村里传授知识,村民这些天正边学知识边育种呢!”新农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郭晓明说。

记者了解到,新农村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冬闲‘充电’”的发展模式,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致富热情。截至目前,新农村的香菇大棚由原来的45个扩建到65个,菌棒产量从65万棒增加到100万棒。

营销之变——

错峰卖鱼无淡季

记者走访的第三站是本溪市南芬区下马塘街道爱国村的一户农家。主人宋玉亮一年四季靠养殖河鱼为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特别是冬季,当市面上新鲜的河鱼见少时,宋玉亮家的河鱼正好上市,能卖上好价钱,所以,宋玉亮家的冬忙比农忙还要忙。

“2014年,我承包了村里的一条山沟,投资50万元,利用冬暖夏凉的老泉水养殖鲤鱼、草鱼、柳根子、花泥鳅等河鱼和林蛙,养殖水面达3000多平方米。泉水养鱼品质好、味道鲜,深得消费者喜爱,每公斤能卖到80多元呢!”宋玉亮说。

宋玉亮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养殖各种河鱼4000多公斤,预计收入十多万元。加上养蜂、餐饮等四季无休的庭院经济,年收入有20余万元。”

调查越深入,本溪农村冬闲变冬忙的故事便更加丰富和鲜活,溪湖区歪头山镇柳峪村三组的草编产业、桓仁农村的稻米加工业等,无不成为冬闲季节里热火朝天的繁忙农事。

记者手记

冬闲人不闲 项目是关键

丛焕宇

告别“猫冬”的旧习,转而在冰封的农村广阔天地按下致富奔小康的“快进键”,山城农民比着赛地将冬闲变成冬忙的事实表明,以好政策为引导,以因地制宜的项目为支撑,冬闲人不闲就有了撑腰打气的关键。

勤劳始终是中国农民的底色。然而,因种种条件所限,农民渴望冬忙的主动性在客观上败给了冬寒。

探寻农民“猫冬”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不难发现,“没有好主张,心里直发慌”是制约农民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关键。尤其是在受“八山一水一分田”地理地貌限制的山城本溪,只有深入挖掘引入“好主张”,农民致富才有新方向。

正因如此,近年来,本溪充分发挥潜能,将一条条好政策变成好项目,因地制宜地将农业富民项目打造成新农村经济增长极,山城各处才有了农民冬闲人不闲的火热景象。

由此可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主抓手,把惠农增收作为项目工作的一把尺子,久久为功,才能在广大农村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的浓厚氛围。

抓农村项目建设,展示的是决心,提振的是信心,赢得的是未来。紧抓构建农村发展新格局的政策机遇,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惠民兴农的好主张,广大农村便会处处呈现出冬闲人不闲的火热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