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为犁耕沃土

辽宁日报 2021年12月06日

(上接第一版)

强势推进“一网通办”。全省网办业务数量1.09亿件,全国排名第七位;归集电子证照411种,全国排名第九位;198项政务服务事项“全省通办”;2561个高频刚需事项实现“掌上办、指尖办”。

目前在辽宁,“即来即办”业务达40%以上,政务服务“只提交一次材料”办结业务达到50%以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有784个项目实现“只提交一次材料”。来自省营商环境建设局的调研显示,80%以上企业认为在辽宁办事越来越方便。

如果说,办事方便是营商环境的基础条件。那么,法治环境与信用环境则代表着营商环境的最高层次。市场经济首先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离不开法治经济。二者是一体两面,缺一不可。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夯实法治基础,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今年以来,我省出台《辽宁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启动社会信用全面立法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目前已初步实现重点领域联合惩戒、信用监管,在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14个领域建立了信用监管制度,以“政府拖欠、政府违约、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为重点,开展政府失信行为专项整治。上半年,全省14个市共解决政府对企业失信行为90项,其中拖欠款问题87项。

刀刃向内、锐意改革的辽宁,以实际行动涵养良好信用环境,重塑诚信政府,企业在辽发展的信心与预期不断增强。

一方人人有责的生态沃土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土”沃、“氧”足,经济方能充满活力,主体才能体格健硕。

优化营商环境,辽宁人“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营商环境就是我们自己,改变辽宁首先必须改变我们自己,已成各方普遍共识。今年召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省营商环境建设局相关负责人的发声,正在成为“辽宁现象”。

不久前,锦州龙头企业新华龙公司通过“项目管家”服务平台在线提出运营资金短缺的帮扶需求后,当地项目管家迅速与企业对接,通过平台上的“春锦计划”协助企业申请到3000万元贷款。企业负责人由衷感慨:“管家真管事!”

今年以来,我省以“项目管家”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推动各市建立完善“项目管家”服务信息化平台,利用技术手段提升服务精准性,目前,平台已注册中小微企业102712户,每户企业可享受“点对点”式的管家服务,全省“项目管家”累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4805个。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当好经济生态的‘护林员’、企业发展的‘店小二’。”从事“管家”工作多年的铁岭市清河区营商局局长敬鹏说。

在辽宁,“敬鹏们”在各行各业中有一分责,尽一份力。

一个地区的政府服务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经济发展水平。以服务为本,辽宁着力打造成本洼地,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前行。

今年以来,我省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在全省实行告知承诺、联合审查、联合审图、联合验收等改革措施,项目审批实现网上办理,截至目前,全省在线审批工程项目9462个,同比增长76.3%;大力推进减税降费,对月销售额15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今年前9个月,全省新增减税降费111.2亿元。

一个指标,说明辽宁环境转暖。根据国家发改委最新公布的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结果,代表辽宁参评的沈阳、大连分别获得“优异”和“优秀”评价,并双双进入全国进步速度最快的14个城市行列,两个城市的营商便利度均比2019年提升超过10个百分点,在参评的18项指标中,有10项指标成为全国标杆。

“只要打开一扇窗,屋子里就能洒满阳光。”新的体制机制,就是为市场主体、振兴发展打开的那扇窗。辽宁,“窗子”越开越大,“屋子”越来越暖,给人信心,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