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青铜戈
吕不韦青铜矛
建平县烧锅营子燕长城遗址。
叶脉纹铜镜
建平县烧锅营子燕长城遗址(修复部分)。李家宾 摄
本报记者 王岩頔
提 要
辽宁最早的长城是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修建的燕长城,距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秦建立大一统王朝后,秦始皇在秦、燕、赵等战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汉武帝又在燕秦长城基础上修建了汉长城,今天在辽宁的七个城市都能找到它们的遗迹。专家研究认为,燕长城使边境稳定,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它更是多民族交融的文化纽带。
燕国修筑了南北两道长城
我们常见的记录燕国修建长城的文献为《史记》。《史记》载:“燕亦筑长城……以拒胡”,但燕长城在辽宁具体分布在哪儿,一直没有准确说法。
上世纪40年代初,著名考古学家李文信在考察时,听到当地人说建平县老哈河东西两岸有很长的“老边”。李文信历时两年终于确定了燕长城的部分段落遗迹。
1994年,考古学家、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冯永谦在北票市的考古调查中,再次发现了燕长城的遗迹。这次发现,也明确了燕长城在辽西地区的走向,即从内蒙古进入我省的建平县,向东再次进入内蒙古,然后进入北票市,经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向东延伸至辽东地区。
冯永谦说:“燕长城修筑于秦开却胡之后,秦开大破东胡后,燕国开始在东北地区设置郡县,筑长城。燕国最先修筑的就是这道经建平和北票的长城。后来燕国在百余里之外的北部地区又修筑了一道长城。燕国修建两道长城显示燕国疆域的不断扩大、国力日渐强盛,燕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地位也得到确定。”
据介绍,这两道长城被命名为燕北长城,其中北部叫燕北外线长城,南部叫燕北内线长城。记者看到,在我省保存较好的是燕北内线长城,如建平县烧锅营子乡的燕长城,北票市北塔镇、台吉营乡等地的燕长城。
朝阳市博物馆研究馆员周亚利介绍,位于建平县烧锅营子乡的燕长城墙体清晰可见,部分墙体高约1.2米,多为土石混筑结构,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燕长城北票段的部分区域,记者看到这里的地势相较于烧锅营子一带的燕长城更加险要,沿着山势从山脚直接修筑到山顶,但因缺少石料,更多为土筑,在部分地段还能看到深深的沟壑。冯永谦说:“这些沟就是当年修筑长城取土后留下的,沟的旁边就能找到长城的墙体。如果发现某些地方土质颜色较深,从远处看就像是在地上画了一道长长的黑线,那里很可能就是燕长城留下的痕迹。”
据北票市博物馆馆长宝玉春介绍,北票市共发现燕长城遗迹14段,城址4处,哨所1处。
边疆稳定引发移民浪潮
在考古学中,常常把燕、秦、汉长城放在一起研究,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被认为是中国长城文化的起源和代表,也被世人所熟知。
冯永谦介绍,仅就辽宁范围内的燕、秦、汉长城来说,秦在燕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秦长城。汉长城也是如此,借用了燕、秦长城的基础。所以说燕、秦、汉长城的走向相同,位置相同,可以说是同一条长城。
“略有不同之处就是,燕国在西辽河流域修筑了一南一北两道长城,而秦代万里长城沿用的是燕北外线长城。燕国修建的南北两道长城大体上都是东西走向,自西向东汇合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满汉营子村一带。”冯永谦详细解释,“因而,从燕长城进入辽宁的建平县算起,一直向东延伸到阜新县的满汉营子村为止,这一段的燕长城与秦长城并无关系,称燕北内线长城。而从满汉营子再向东的长城就可以称燕秦长城。”
西汉时期,汉武帝沿用了燕北内线长城。东汉时,也曾使用燕北内线长城,但因东汉疆域缩小,所以只使用了其中的一段。后来的西晋、北周、北齐和隋等时期也使用了燕北内线长城的部分段落。燕北内线长城发挥作用的时间断断续续持续了近千年。
据了解,燕长城、秦长城、汉长城在辽宁7个市的十余个县(市)都有发现。自西向东算起,分别是朝阳、阜新、沈阳、铁岭、抚顺、本溪、丹东。从地图以及现存的部分长城遗迹点段可以推断出,燕、秦、汉长城曾在辽宁大地上纵横千里连绵不断,于山岭田野间盘旋起伏,其景象气势磅礴,巍峨雄壮。
随着燕长城的修筑、设置郡县,辽地形势趋于稳定,百姓生活安宁。燕国军民大量迁入辽东,燕文化开始大规模向东北地区输入,而这一过程延续了很多年。
燕国占据辽东后,开始大规模地开发,燕人被有组织地迁到辽东,称为“燕人北迁”。燕人的北迁真正改变的是东北地区的人群组成以及文化层面的影响,燕文化基因从而扎根于白山黑水间。历史上,燕人最后的北迁发生在燕国末期。荆轲刺秦失败后,燕王喜、太子丹开始逃往辽东,随行的高官、贵族、平民、士兵多达十几万人。
自燕国修建长城,设置郡县,迁徙人口,发展辽东以后,辽东便成为一处人们安居乐业的热土。秦汉相交之际,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逃往辽东成了很多中原百姓的选择。汉末三国,中原地区再次陷入战火,辽东再次成为百姓的避难之地。
长城沿线是多民族交融的文化带
燕国的东北部边疆——辽西郡和辽东郡因长城的修建逐渐得到了开发和发展。
冯永谦提出,长城的修建保证了燕国东北部的安全,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军事工程。但更不容忽视的是长城对当时其沿线各个民族所起到的团结和纽带作用。
冯永谦说:“长城的修建保证了燕国北部边疆地区人们生产生活的安定,保护百姓不受游牧民族的侵扰。这是长城在军事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冯永谦认为,除了军事功能,更重要的是长城是一条民族团结的纽带。
在没有长城的时期,游牧民族生活在距离燕国边界很远的区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互相之间的安全。燕国军队不会跨越很远距离去攻击游牧民族,游牧民族也不会轻易对燕国进行侵扰。这样就使得燕国的东北部边地形成一道宽阔的无人居住地带,虽然那里土地肥美,但百姓也不愿到安全得不到保障的边地从事生产生活,而长城的修建则解决了边地无人定居这个难题。
长城修建完成后,燕国有了明确的边界线。燕国也在靠近长城的沿线地区建郡县。如已经发现的辽东郡下辖的望平县,城址就在今天的铁岭县新台子村附近,那里离燕长城很近,只有几公里。
有了长城,有了城市,有了军队的保护,很多燕国人开始来到长城沿线地区居住,长城沿线地区因而得到了发展。同样在长城之外,游牧民族可以在长城边地放牧了,只要不越过长城,燕国的军队就不会攻击。从地理距离上看,民族之间拉近,互相之间开始逐渐了解,往来也频繁了,甚至还有了成规模的贸易。
这在长城沿线出土的众多文物可以看出,文物中既有武器类,更多的是百姓生活用具。
“长城的修建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燕国在公元前222年就灭亡了,但后来的大一统王朝秦、汉相继建立,中原王朝强大的影响力令四方臣服,长城的作用也更加凸显。”冯永谦说。
一些亲近中原王朝的游牧民族、部落更愿意来到长城脚下定居。比如秦、汉时期的鲜卑、乌桓等族,他们长期在长城边界一带生活、游牧,甚至还充当了汉族和其他游牧民族之间的沟通使者。
所以,长城的修建给多民族大融合创造了机会,创造了一个互相拉近、互相了解的机会。从这时起,汉族开始对游牧民族有了更深的了解,游牧民族对汉族也加深了认识,民族之间互通有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可见长城就像是一条纽带,把天各一方的陌生人变为毗邻而居的朋友。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省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