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古都的演变探寻文明足迹

辽宁日报 2021年11月29日

曲 宏

提示

中国古都代表了古代的繁荣文化,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杭州、安阳七大古都享誉海内外,在世界上拥有独特的地位。《中国古都和文化》一书,运用现代人文地理的研究方法,着眼中国3000年古都的成因和兴衰演变,进而探寻中华文明的发展足迹。

中国古都学研究的是什么?是我国历史上所有都城的形成、发展、萧条以至于破败的演变过程,并探索其中的规律。这本《中国古都和文化》的特色,一曰“博大”,一曰“贯通”。我国古都繁多,浩如烟海。一些游牧民族居于毡幕之中,逐水草迁徙,未创建城郭;而有的实行农耕,方有城郭宫室。作者史念海将非华族所建都城尽收其中,着力甚深。经过研究,史念海梳理出清晰的数字:我国古代在15年以上的都城有53处,涉及172个王朝或政权;在15年以下的有79处,涉及90个政权,还有不知确切年代的两处。广义的古都指一个独立王朝和政权的都城,都城是政治中心,按此标准,自三代以下,我国277个王朝或政权,共有古都217处,还有诸多陪都,宋代以大名府为北京,明成祖以南京为陪都,隋朝、北周以洛阳为陪都,曹魏、元代则五都并立。狭义的古都不仅是独立的王朝或政权的都城,还有较为长久而不是短暂的年代,共65处。所以,古都学作为综合学科所涵盖的内容庞杂浩大。

七大古都的说法是咋来的

史念海在书中答疑解惑。比如,七大古都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按照他的论述,依据以下几点:一是看是否是全国性的都城,大小如何;二是看它的经济繁荣程度和都城在史学上的地位;三是看作为古都时间的长短。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都是全国性的都城,其他都城难以比拟。而杭州是吴越的都城,也做过南宋的都城,虽然南宋是偏安政权,但杭州的繁荣程度却不亚于其他五大都城。同时,历史上宋又与隋唐并列,故将杭州纳入六大古都。而殷墟是我国确定的最早都城,商代又是我国统一的王朝,邺城与殷墟不远,安阳实代邺城兴起,又是殷墟旧址,算起来作为古都长达351年。故安阳最终跻身“七大古都”并定型下来。这样的解答框定了古都学的一些基本内涵。

古代选择都城要考虑若干因素,建都是有标准的。那么,标准是什么呢?史念海把环境视为形成都城的首要因素,即地形、山川、土壤、气候、物产等。从控制全国着眼,都城宜建在上游地区。都城还要山川形胜,都城附近一般有山,山可作防守的凭借。当然,这里也有军事上的考量。西汉初年建都关中,就因为“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而北京居高负险,有建瓴之势。史念海还认为,古都附近还要有丰腴的土地,粮食供给是选择都城的条件之一。此外,还要有便利的交通,有河流。当时定都洛阳就为距富庶的产粮区较近,五代石晋时,迁都开封,其中就有离富庶的产粮区更近的考虑。开封没山,乏险可守,还居冲要之地,但开封附近河流众多,是汴河、菜河、五丈河交汇的中枢。社会基础也是建都的考量之一。唐李渊定鼎长安,乃是因为唐在长安能够获得关陇集团的赞助和拥戴。李渊就是关陇集团的核心成员。东晋初年以建康即南京为都,但江东乃是孙吴旧壤,不为吴人所附。几经周折才挽回局面。

中国古都的文明回响

都城演变过程,是此书关注的重点。史念海采用了其他学科的一些治学方法,不但运用了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空间分析法、中心地学说等方法,还采用了复原古都当时全貌的方法,不但复原古都的人为设施,还复原有关的自然环境。因为古都不是静止的,是变化的。倘不能确定渭河在秦汉至隋唐时期的位置,那么就不能得出秦咸阳城的具体轮廓。唐东渭河与今天的渭河有数里之遥,不复原怎知古都形貌。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县北王垛村,弘农河的左岸,但已看不到半点天险的影子。复原古都既要依据考古资料、考古遗址,又要依据文献资料。古都萧条的促成因素至关重要,作者将其归为四方面:一是政治变化的作用。古都兴衰受王朝盛衰影响。王朝或政权崩毁和灭亡时,古都就难以为继。但如果后来的王朝或政权不改变都城所在地,则古都可持续发展。东吴灭亡以后,东晋和宋、齐、梁、陈均在建业建都,易代之后也不至于萧条。二是战争冲击。秦代的咸阳、王莽的未央宫、邺城均被战火焚毁。三是自然条件的变化。伊水、洛水断流,夏朝因而灭亡。夏朝都城在伊洛流域,商代末年就改朝歌为都。四是民族关系的影响,游牧民族建的都城一般都建在离故土不远的农耕地区,辽、金、元、清以北京为都城,即基于如此考虑。

关注古都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通,也是这本书的特色之一。古都人口众多,人物荟萃,是全国精华所在,它吸取域外传来的文化并融合在一起,使文化实现了更高度的发展。汉高祖刘邦是楚人,于是,长安兴楚乐、楚舞。秦汉时有“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之说,东汉时都城东迁,关东仍然可出相,但出将就未必是关西了。而在羌人扰乱时,关西勇武本色才有所显现。都城文化吸引力强,元大都蒙汉并存,清北京满汉同城,各民族文化互相融合,相得益彰。都城吸收各地文化,又影响全国甚至域外。古都文化具有若干绵长的力量。长安失去都城地位,但汉武帝时所创的乐府及当时的郊庙乐曲、乐器却辗转流传于不同时期的都城之中。新旧文化的更替和融通,随着古都地位的失去,既有戛然而止,又有不断融通。研究古都的兴衰规律是古都学的重要课题。而将古都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为今后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也是古都学的出发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