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蛇衔蛙铜饰件(凌源出土)
夔龙纹滑石片(辽阳出土)
青铜盖鼎(凌源出土)
鹿形金饰片(凌源出土)
辽阳新城战国墓出土情形。
我省战国墓葬出土大量的陶礼器,又称“仿铜陶礼器”,是以同期中原地区的青铜礼器的形状和制式为范本,用陶土烧制而成的陶器,具有礼器的性质,多为明器。图为陶鼎,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出土。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提 要
在百年考古历史中,我省陆续发掘出土了一大批战国时期墓葬。这些墓葬及其随葬的陶礼器,有着不同的特征与差别。这些出土文物一方面证明了生活在辽宁的原居民受到中原燕文化渐次影响的过程,同时也佐证了燕国大将秦开驱逐东胡人,即“秦开却胡”事件不是燕国的扩张行为,而是巩固其原有领土。
不同时期的战国墓葬各有特点
11月的沈阳城,已是初冬。在沈阳市大西菜行附近,林立的高楼之间,车辆川流不息。当大雪纷飞的季节与现代化图景相互交织呈现眼前,很少有人会想到2000多年前的这里是怎样的样貌。今年87岁的冯永谦从考古角度试着寻找答案。
作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的冯永谦,自年轻时起就开始参与全省的文物考古工作。1958年,他和同事们在这里发掘了一座战国时期的单人墓——“沈阳热闹路战国墓”,共出土5件随葬的明器,包括陶鼎、陶壶、陶釜和陶匜。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省先后发掘的战国墓地和墓葬有朝阳王坟山北区、建昌东大杖子、辽阳新城战国墓地等,其中,比较典型的墓葬主要是喀左眉眼沟墓葬、葫芦岛徐家沟墓地、沈阳热闹路墓地、辽阳徐往子墓地。
虽然都是战国时期墓葬,但如果根据时间划分,我省发掘的这些墓葬分布在战国不同时期。
按照历史断代,自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再具体划分,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390年为战国早期;公元前390年至公元前310年为战国中期;公元前310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晚期。
对照上述历史时期划分,再结合我省已经发掘出土的战国时期墓葬形制变化来研究,专门从事建昌东大杖子墓地资料整理与研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华玉冰表示,从中可以窥探出燕人以及燕文化在辽宁地区的推进脉络。
战国早期墓葬以沈阳热闹路战国墓为代表,这些墓葬中更多保持了中原地区商周以来的文化特征。这说明,当时的燕人已经在辽宁境内与当地原居民杂居生活。
到了战国中期早段,朝阳王坟山北区战国墓地开始集中出现较为纯粹的燕式陶礼器墓地,燕文化在辽西地区进入适应阶段。战国中期晚段,具有典型燕文化元素的墓葬数量增多,而且分布范围扩大,这意味着燕文化势力开始进入稳定阶段。
战国晚期的墓葬以辽西地区为代表,带有辽西原居民特色的夹砂陶器和其他随葬品数量也都少于前期。与此同时,高等级墓葬开始出现于辽西地区和辽河平原地区。这意味着,到了战国晚期,燕文化已经占据该地区。
随葬陶礼器呈现逐渐演变过程
墓葬在揭示燕文化走向的同时,与墓葬一并出土的各式各样的陶礼器,也在一定程度上传递出了战国时期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的关系。
对战国陶礼器进行研究的学者魏龙星介绍,所谓的陶礼器,又称“仿铜陶礼器”,是以同期铜礼器的形状和制式为范本,结合陶土制作技艺而成的陶器,具有礼器的性质,多为明器。“这些陶礼器应该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这个时代背景下的典型产物。”魏龙星进一步解释说,战国时期,由于燕文化势力扩张,东北地区出土了燕式陶礼器的墓葬遗存,主要包括鼎、豆、壶、盘(洗)、匜等器类,并逐步形成数量、形制相对固定的随葬器物组合,具有典型的中原文化风格。
具体来看,战国早期,在辽西和辽河平原的沈阳地区可以零星看到带有燕式陶礼器的墓葬。不过,已经发掘的这些墓葬均为低等级燕式陶礼器墓。
到了战国中期,中高等级墓葬出现,可以看到成套的仿铜陶礼器出土。同时,多见有滑石类饰件装饰棺椁。该类滑石佩饰经穿缀组合之后,悬挂于墓葬内、外椁之间,类似于一种帘幕。有学者推断其与燕山以南一些墓葬中出土的同类器物相同,均为“幔帐饰物”,为中原地区帷帐制度的体现。
而到了战国晚期,典型陶器组合已不如之前的完整,组合种类、夹砂陶器的数量也明显减少,而且器物的形制、纹饰日益简化,为明显的燕文化晚期的特点。
随着时间推移,陶礼器组合不断变化,陶礼器中的某一类器物也随着时间演进而有所改变。
魏龙星以“陶鼎”举例子:一般情况下,陶鼎大多是三足,半球形的身子,长方形的耳朵,配一个半球形的盖子。但是,战国早期的陶鼎与晚期的有所区别,到了战国晚期,陶鼎的盖子更加圆鼓,但身子从最初的向外鼓变成了直腹。“这些细小的差别,说明明器造型受燕文化影响。”魏龙星说。
燕国势力在辽宁境内不断推进
燕国是东周时期“战国七雄”之一。通过我省发掘的战国墓葬和随葬陶器的变化,可以梳理出一条燕人及燕文化进入辽宁的时间轴线。
此前的研究以为,燕国势力进入东北是在战国晚期,是通过“秦开却胡”一次性完成的,是对辽河流域原居民一次性、排他性的驱逐。也就是说,这片土地原属于东胡,是被燕国抢占的。
“从考古发现看,并非如此。”华玉冰认为,透过辽宁地区陆续出土的墓葬和随葬陶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开却胡”事件,是秦开巩固了原本就属于燕国的土地,并不是从东胡人手里抢过来的。
华玉冰说,出土文物和史籍都可以证明,燕人很早就到了辽宁地区,包括沈阳、朝阳等地,并逐渐与当地文化融合,在原居民认同其文化的前提下,实现统一。而东胡族本来主要活动于西拉木伦河流域,属游牧民族,不时对辽西、辽东进行侵扰,正因为如此,秦开将他们赶走至千里之外,并筑长城以防他们再次进犯。因此,“秦开却胡”是保证领土的安全,而不是强占他族领土,在“却胡”之前,燕已拥有这一地区。
早在西周初期,周已开始对辽西及辽河平原地区进行经略。在辽西地区,相继出现大量的商周青铜器窖藏,部分铜器见有商代贵族族徽、铭文,这是最好的证明。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西周初年,已分封诸侯国。到了战国早期,燕势力已进入辽河平原腹地沈阳一带,沈阳热闹路战国墓葬就是最好的证明。
战国中晚期,辽西朝阳一带及包括沈阳、辽阳在内的辽东地区,燕文化渐次成为主流。在这个时期,发现了等级很高的战国墓葬,随葬品里有成套的大型精美的燕式铜礼器,并配以金柄套的辽宁曲刃剑,这些都是这个结论最好的证明。
因此,华玉冰表示,战国时期,燕国虽有“秦开却胡”、筑长城等大规模固边举措,但在具体实施上,燕国占据东北的模式更多是区域内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长期以来形成的礼制文化方面的认同,将其理解为“固土”措施更为合适。
(本版图片由辽宁省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