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应慧
每天每事都是考卷,每时每刻都在答卷。能打多少分?哪一块答得不够好?
最近多地的政务服务大厅专门开设了“吐槽窗口”或“找茬窗口”,让政务服务也能像网购平台一样,把差评即时亮出来。有的地方还推行了“人民阅卷”机制——重点针对人民群众“不满意”的态度,发现政务服务的堵点和难点,建章立制,立整立改!
时刻牢记“人民是阅卷人”,那么为群众的“阅卷”打开一个行之有效的通道,必然是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用制度保障和“看得见”的窗口让“阅卷”落脚,不回避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接受群众的再监督再评判,是履职尽责的必要路径。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要在于对人民群众的忠诚。服务群众不能自己想当然,闭门造车,靠自己的主观意愿去猜、去想、去做。带着忠诚的温度,倾听人民群众的“差评”, 一切服务以实际出发,一切以群众的需求出发,倾听服务对象的声音。“听得进去”是出发点,“改得过来”是落脚点,在接受人民群众检验和考核中继续提交合格的答卷、满意的答卷,为“忠”。
对人民群众充满敬畏之心,就要打开“公开阅卷”的通道,不要怕“麻辣”。让群众“吐槽”和“找茬”,恰恰能用群众的眼睛帮助我们找到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辣一辣,出出汗,排排毒,疏通梗阻。只有更加重视民众的不满与诉求,重视自身的服务质量与行政效能的提升,继而改进民众办事体验,才能有机会化“吐槽”为点赞,化“找茬”为力量。
答卷永不出错,这是不可能的。前行路上,群众的“吐槽”和“找茬”,就是一道道“错题”,真正好的答卷也是行进中的改善,面对这本“错题集”,最好的办法是敢于接受错误、敢于反省错误,每日三省吾身,从中汲取教训,转化为才干和智慧,争取在下一道题的答卷中获取高分。
解决问题,贵在实实在在,贵在“敢于和自己过不去”,贵在增强解决常态问题和非常态问题的能力,延伸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半径”,拿出刮骨疗伤、毒血涤尽的勇毅,修正错误,改善作风,把群众的事情认真办好,解开群众的心结,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在下一次的答卷中成为能力上过得硬、打得赢的“答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