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本版照片由本报特约记者门莹摄
从严治党
为振兴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今后五年,抚顺市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不断提升党的领导力和领导水平,确保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抚顺市将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工作链条,着眼事业发展需要选干部、配班子。注重在基层一线和重大任务中培养考察干部,把讲政治、业务精、作风好、有担当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力度,提升“七种能力”,优化干部队伍梯次结构。完善落实激励机制和干部能上能下制度,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抚顺市将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基层党建新路径。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探索运用智慧云平台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精准管理。深入推进新时代“三向培养”工程,抓好选派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和使用,持续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抚顺市将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推动“两个责任”贯通联动、全面落实。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整治“四风”问题。聚焦群众痛点难点,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持续做好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中央环保督察追责问责等专项治理工作,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政令畅通。进一步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推动健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高标准完成新一届市委巡察全覆盖。
不断强化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依法履职、政府依法行政、政协参政议政,支持法检两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挥群团组织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作用,最大限度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持续加强双拥共建,全力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
结构调整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抚顺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把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放在关键位置,在建设重点项目、实施基础建设“一揽子”突破行动、做强做优装备制造业、对接沈阳现代汽车产业、延长石化和冶金产业链等方面,抚顺市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将抚顺打造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抚顺市将进一步做大全市工业经济体量,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步伐。聚焦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改造升级“老字号”,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赋能增效,鼓励骨干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集聚,力争先进装备制造业取得新突破;聚焦规模化、精细化、高级化,深度开发“原字号”,谋划落实一批补链、延链、强链项目,推进石化冶金精深加工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聚焦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培育壮大“新字号”,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为抚顺全面振兴积蓄新动能打造新优势。
抚顺市发改委、科技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政策产业化、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积极引育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鼓励支持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壮大。帮助各县区打造具有鲜明产业特点的开发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冶金材料、机械加工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为城市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实施方案从建设创新载体、培育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生态、培养使用人才、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等方面,着力提升创新支撑能力。“以成果转化为核心,全力开展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建设工作,加快推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抚顺市科技局局长张家娟表示,抚顺市将高新区进一步打造成全市创新驱动的龙头引擎。持续推进辽宁省石化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辽宁省固体废弃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壮大,依托两个研究院开展“揭榜挂帅”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推进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科技平台建设,构建完备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未来五年,抚顺市将继续打好“盟、榜、带、群”组合拳,采取自主攻坚和联合攻关方式解决产业链“卡脖子”技术,深入实施“项目+团队+人才”的“带土移植”工程,培育壮大一批科技企业、“雏鹰”“瞪羚”企业,开发出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专精新特”产品。
开放合作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抚顺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把坚持开放合作作为未来五年工作重中之重。抚顺市将持续落实《推进东北亚经贸合作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实施方案》,切实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采取更有力措施,加快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全面谋划向东对接日韩、向北对接俄蒙、向西对接京津冀、向南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东南亚国家,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深化与江苏省徐州市对口合作,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区域重点发展战略。立足抚顺发展实际,策划实施具有抚顺产业特色的主题招商活动。
开放的步伐越走越实,平台支撑是关键。未来五年,抚顺市将建立健全开放合作体制机制,完善对外开放政策体系,打造政策“洼地”、投资“高地”。强化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外埠抚顺人力资源优势,持续推动异地抚顺商会建设。优化开放发展环境,提升外资、外贸、外经企业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外商投资企业准入负面清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主动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中蒙俄经济走廊和中东欧“17+1”经贸合作,充分把握新辽理事会、沈阳韩国周、辽洽会、哈洽会、厦洽会等对接机遇。持续开展自贸区创新经验复制推广,积极探索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加快推进胜利、望花、顺城省级开发区建设,强力推进抚顺县、清原、新宾产业园区晋升省级经济开发区步伐,为域外招商引资和扩大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开展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及监管场所申报,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化。
抚顺市还将充分利用对外交流合作机制,统筹推进外事交流、外贸进出口、外商投资、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引导外贸企业借助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渠道平台开拓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加快高新区外贸转型基地建设,推动外贸向货物与技术、服务及标准双重转变;巩固日韩、东南亚等传统外资市场,持续加强与欧美等资本输出国家的重点企业洽谈对接;鼓励罕王实业、欧柏丽等本土企业走出国门开展境外投资。强化与商务部、省商务厅对接联络,多层次、多元化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打通堵点,畅通内外循环。充分发挥国际经贸合作机制作用,深化交流合作,推动双向投资、进出口协调发展,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
创新驱动
做强做优做大民营经济
《抚顺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把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放在重要位置。近年来,抚顺市始终把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当成调结构、补短板、稳增长的重要途径,当成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大力营造致敬民营企业、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浓厚氛围,在全省率先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及实施细则,优化营商环境,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民营企业持续做强做优做大,逐步成为抚顺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力量。
抚顺市工信局副局长夏士坚介绍,民营经济占据抚顺市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开局“十四五”,奋进新时代,民营企业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抚顺市将认真研究制定服企惠企政策措施,精准支持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落实招商引资和引才引智政策,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家到抚创业,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推动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方案》直面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加大金融单位对民企发展支持力度,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活力。抚顺市金融发展局局长魏青阳表示,将继续组织开展“金融助振兴”系列活动。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完善《抚顺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实施方案》。搭建透明有效的对接平台,继续改善银企合作关系,实现银企共赢发展。支持开展信用融资,拓展贷款抵押质押物范围。
《方案》从发展新兴产业、数字化赋能、生产链重组、产权结构优化等方面,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夏士坚表示,抚顺市将支持民营企业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持续做好“三篇大文章”,加快民营经济动能转换步伐;引导民营经济发展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发展“专精新特”产品;实施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运用数字化赋能增效;依托抚顺石化、抚矿集团资源、技术、人才优势,搞好地企共建、协作配套;支持抚顺特钢、抚顺新钢铁、永茂建机、抚清助剂等行业龙头企业延链强链,提升民营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本报记者 崔振波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