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线装上“智能眼” 产品实现“零缺陷”

辽宁日报 2021年11月14日

本报记者 胡海林 孔爱群 刘 璐

近日,一批为日本松下配套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三电壳体压铸件,在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亚明”)装进集装箱,并经大连港发往欧洲。

作为一家有着近70年历史的企业,大连亚明专注于生产汽车部件的铝合金压铸件,如今,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成为丰田、奔驰、大众等客户的供应商。

在大连亚明的压铸车间生产线上,机械臂从压铸机里取出成型的铸件,举到红外传感器前稍作停留,而后放在传输带上。“过去靠肉眼,零件烫只能放凉了再检测,现在,新的技术和设备把我们解放了,效率也提高了。”在车间工作了11年的张春利感慨道。

不只是铸造车间的在线检测,大连亚明还针对零件加工后的三坐标检测、包装前的外观检测加大研发力度,采用5G+工业互联网技术,推行AI工业视觉检测,有关生产流程中的各类数据,在公司智能制造数字化生产指挥中心也得以一“屏”呈现。

热情拥抱工业互联网,缘自迫切的现实需要。

“1997年,我们就招聘了4名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做一些自动化和信息管理开发工作。10年后,企业基本实现了生产自动化,但还不是智能化。”(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