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抗战三部曲”将完成最后一块“拼图”

辽艺年终大戏《天算》开排

辽宁日报 2021年11月12日

话剧《开炉》剧照。 阎 波 摄

《天算》导演宋国锋和主演宋佳伦正在研讨剧本。 阎 波 摄

本报记者 王臻青

核心提示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原创话剧《天算》建组会日前召开。继《祖传秘方》《开炉》之后,展现沈阳地域文化的辽艺原创话剧“奉天抗战三部曲”第三部《天算》开始排演。

继续讲述民众 英勇抗战的故事

话剧《天算》的故事发生在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大肆搜捕抗日组织,奉天城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奉天城北市场一个寻常的居民院落里,几户人家的房屋向外临街,可以做生意,向内则是一个院落。这是北市场最普通的住宅模式,亦居亦商,盲人相师白凤岐是这里德高望重的人物。他曾是东北抗联的营长,在一次战斗中致盲,后隐居于北市场,表面以开相馆为生,实则相馆是为东北抗联提供情报的情报站。《天算》的故事紧紧围绕以白凤岐为中心的人物关系展开,以抗联英雄白凤岐、侠肝义胆的北市场居民鲁春莺为代表的仁人志士与日寇在北市场展开斗争。最终,白凤岐在民众鼎力协助之下,成功传递情报,挫败了侵略者的阴谋。

“奉天抗战三部曲”同一主题各有侧重

11月10日,记者采访了该剧导演宋国锋,“奉天抗战三部曲”均由他担任导演。宋国锋介绍:“三部曲都是同一主题,但各有侧重。《祖传秘方》《开炉》《天算》这三部话剧都是以沈阳民众团结一致、英勇抗战为主题,以敌我双方的斗争为主线,故事发生地都是沈阳老北市场,舞台呈现均为沈阳地域风貌,戏剧表演风格一脉相承,均体现关东演艺学派精髓。但三部曲讲述故事的角度各不相同,聚焦的行业不同,主人公职业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戏剧行动线索不同、核心事件不同。”

宋国锋称,如果说《祖传秘方》弘扬的是保护中华民族的医学遗产,《开炉》弘扬的是保护民族工业遗产,那么《天算》则是弘扬保护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

《祖传秘方》中“秘方”是贯穿全剧的一个主线。从“守方”“传方”到“夺方”“保方”形成了一条贯穿全剧的戏剧行动线。《祖传秘方》讲述了正德堂中医世家传人卜振堂等老沈阳民众传承、保护“秘方”的过程,歌颂了沈阳民众保护文化遗产,英勇反抗侵略者的民族精神。《开炉》则是围绕着北市场义和盛铁匠铺“封炉”“诊炉”“护炉”“醒炉”“开炉”五个章节,讲述了女掌柜冯淑玉等北市场百姓为保护民族工业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讲述了北市场普通百姓觉醒、奋起、共赴国难的英雄壮举。

《天算》全剧紧紧围绕“寻”与“匿”展开故事,以两条线索编织故事,一条线索讲述主人公白凤岐在隐蔽战线抗击侵略者,另一条线索展现男女主人公的情感故事。同时,生动刻画了一组北市场抗日民众群像。

承袭“关东演剧学派”表演风格

《天算》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话剧,承袭了“关东演剧学派”表演风格。现实主义戏剧要求在舞台上客观地再现生活,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关于这部话剧的艺术风格,宋国锋表示,《祖传秘方》《开炉》与《天算》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承袭“关东演剧学派”表演风格,这是被辽艺反复实践且被观众赞赏的表演风格。“关东演剧学派”是以李默然为代表的辽艺老艺术家们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将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表演流派与中国传统戏曲表演风格的融合,在充分结合东北人民的审美观念、欣赏需求、性格特征、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表演流派。这种表演风格要求演员在深刻体悟生活、广泛涉猎知识的基础之上,对戏剧人物进行充分探究,做到“体验”与“体现”相结合,在台词功夫到位的前提下辅以精确的形体设计,达到以“真”来诠释“美”,以“美”来演绎“真”的境界,让观众既于内在情感上得到强烈的震撼与共鸣,又可于外在视觉上获得明朗的直观审美体验。

“ 这部话剧要像高粱酒一样浓烈,像黑土地一样厚实。要雄浑而不失俊秀、粗犷而不失细腻、憨实里蕴含浪漫、古朴中浸透诗情。这便是《天算》这部话剧的艺术追求。”宋国锋说。据辽艺院长佟春光介绍,《天算》的导演宋国锋是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中国话剧协会副主席、中国话剧表演艺术委员会主任;编剧、戏剧理论家孙浩担任编剧;由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话剧金狮奖获得者宋佳伦领衔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