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涛
特大暴雪过后,记者在朝阳市农村采访,得知朝阳早在暴雪来临前的三四天,就通过短信、微信、电视、大喇叭等方式及时发布了预警信息,众多农民早下手、早准备,即便此次特大暴雪创下70年来的纪录,该地区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使设施农业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近年来,暴雨、暴雪等极端天气时有发生,如何应对这些自然灾害,绝对是一门重要课题,因为这事关群众的生命安全,事关百姓的财产安全。其实,朝阳也没有啥绝招,办法很普通却很管用——“除雪”在雪前。
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灾害,最怕思想上有惰性,稍一疏忽就会酿成大错,只有及时清除头脑里“麻痹大意的积雪”,绷紧“万一有失”这根弦,才有可能万无一失。真重视、快推动、早研判,朝阳市有关部门在10月末就根据各种气象数据、历史降雪情况等进行认真研究,为各级政府做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始终要依靠人民群众,这句话啥时候都不过时,防大灾也是如此,做到早预警、早动员,这很关键。各种政策、有用信息如果躺在办公室里,不能及时进村入户,等灾害灭顶时再补救,那就“黄花菜都凉了”。俗话说,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堵窟窿眼儿,靠的是一锹一镐刨地的实干劲儿,靠的是党员干部大动员,扑身到一线,合力才能“遮风又挡雨”。
嘴上说重视,不动真格的也不成,还会耽误大事。谁都知道,上战场前先检查装备,所以,“物”的早准备绝对是做好一件事的核心。如果救灾物资缺东少西,如果农民没有加固温室、检修卷帘机等设备,雪灾带来的危害可能不是我们所能想象得出来的。
“除雪”在雪前,朝阳的点滴经验对我们开展其他工作定会带来有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