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世昌(美术评论家):“鲁美四老”把中国画学研究会和湖社书画研究会的传统完整带到鲁迅美术学院,他们可以根据时代、根据不同的个性、根据不同的地域进行创新转化。“鲁美四老”为东北地区中国画发展筑基,这个贡献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晏少翔临摹顾恺之《女史箴图》《听琴图》、传为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由这三个长卷我看到晏老的源头在哪儿,他的仕女和人物画继承的是卷轴画的传统,功力不凡。钟质夫能工笔,擅墨骨。画家田世光说:“在长江以北的没骨画,我认为最好的是钟质夫老师。画家刘伯农对季观之的评价是“北派山水数第一”。他的皴法刚劲、密实、沉厚,北派山水画的特色把握得很准,很到位,对东北地区山水画的影响巨大。东北地区的写意画主要受郭西河影响,无论是大写意还是小写意。
赵宝平(美术评论家):“鲁美四老”为鲁美培养了几代人。对一个大学来讲,传承太重要了,传承得以实现需要老师。“鲁美四老”构建了包含人物、山水、花鸟,工笔、写意的中国画教学传统科目,并传承有序,体现接脉之举,影响深远。
“鲁美四老”到东北后又创建了湖社书画研究会。可以说,在辽海地区,传统中国画创作得益于四位老师,他们不仅夯实了鲁美中国画传统教学基础,而且在传统的脉系中寻求发展,作出了非凡的贡献。
徐萍(美术评论家):“鲁美四老”对时代风气把握得非常敏锐,他们的艺术不是食古不化,而是注入时代精神,讲求大开大合的气度,不只局限于一笔一墨。“鲁美四老”在京津画派颇有成就与影响,对“鲁美四老”的文化资源、艺术资源全面梳理研究,发扬光大,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