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包”里的文化意涵

辽宁日报 2021年11月10日

朱忠鹤

昨儿读到一篇新闻,大意是说,随着“表情包”付费购买的渐次推进,这个基于互联网平台衍生出来的沟通小道具,正日益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微”产业,有人凭此已年入几十万元。

“表情包”产业有着怎样的市场发展逻辑与市场前景,这并不是我最关心的,我关心的是这个“微”产业背后有着怎样的文化支撑,以及这种亚文化对这个时代的文化有着怎样的反哺与反作用。

在写这篇文章前,我翻阅了一些资料,结果发现,我们误以为近些年才兴起的“表情包”,其实它的“祖先”,也就是数码表情符号自诞生至今已近40年了。1982年,美国一所大学教授在电子公告板上打出了代表人类微笑表情的“:-)”,至此,“表情包”正式在全世界范围揭开了发展序幕。

此后,“表情包”的发展与迭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而日新月异,从简单的数码表情符号化,到静态表情,再到如今充满了搞笑与戏谑、自嘲与反讽等互动式、交互式的社交小道具,可以说在这近40年突飞猛进的发展中,“表情包”的演变与创意更新速度不亚于这个时代的前行速度。

在没有“表情包”前,我们在互联网上的互动交流更多基于文字与图片;“表情包”诞生之后,这种直观的、或幽默的、或含蓄的、或意味深长的视觉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单一文字表达可能带来的误解,并弥补了书面文字在互联网交流中的视觉单调。

作为一个经常使用“表情包”的中年人,我对此有着切身体会。在与熟络的人沟通中,不论是互相调侃,抑或是化解尴尬,甩过去一个“表情包”的效果,往往要胜过文字的千言万语。由此也就不难理解,那些嗅觉发达的生意人为什么早就开始着手于这个“微”产业的发展了。

实际上,“表情包”风行的背后,是我们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在拓展出线上交流这种新方式后的一种“情景返场”,也就是说,我们正在借助“表情包”这个小道具,来弥补两个人不能面对面交流时的表情缺位,让线上聊天也变得“身临其境”。

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交流不止于信息,还有表情语言与身体语言,即使再熟悉的两个人,如果线上只借助文字进行交流,总摸不清楚文字背后的对方此时此刻是怎样一种状态,有时候一句很正常的话,若遇到对方心情不佳,就可能产生误读。“表情包”恰恰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这一点。

再有就是,在碎片化阅读的今天,这种简单、直观的图像沟通方式,借助幽默活泼的表达,让沟通轻松化、交流无碍化,构建了互联网时代新的沟通“亚文化”。

仅就我个人而言,我是比较愿意用“表情包”的。抛开文化层面的意义不说,单就我的性格而言,它恰恰弥补了我不够幽默的缺憾,由此看来,如果说“表情包”具有弥补性格缺陷的功效,也不为过。

行文至此,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如果我此时要借助一个“表情包”来结尾,那我会选用主持人金星那个著名的“卡通表情包”——双手张开,兰花指上翘,旁边标有两个字: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