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赋能美丽乡村新探索

辽宁日报 2021年11月09日

王忠宝

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九大以来,以农村电商平台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数字化已经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建设和发展数字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但数字经济在推动乡村振兴中仍有诸多问题需要破解,须积极探索部署发展规划来释放数据要素的巨大潜力。

明确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方向。发展乡村数字经济要做好顶层设计,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出发点,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为指向,构建支持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推进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阶段性目标协同发展。乡村数字经济发展要强化要素供给,加大政府等相关部门对乡村数字经济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并合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完善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人才短板,培育乡村数字要素市场,推动数据流通共享,发挥数据要素的溢出效应和普惠效应。同时,要压实各级党组织在乡村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责任,将党对乡村振兴特别是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

夯实乡村产业发展的数字化基础。数字经济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但当下,大多数乡村地区仍处于信息数字化的起步阶段,面对不同地区产业发展的差异,要不断推进适应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乡村产业发展的数字化基础;要不断提高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水平,完善适应乡村产业新业态、新需求的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加快农村产业发展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要完善发展的产业链条,打通数字经济在乡村产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障碍,延长国内大循环半径;要通过数字化手段监测播种、施肥、施药等农业生产过程,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

强化绿色生态的数字化保障。数字经济为农村生态宜居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完善数字化农业农村发展体系,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变。要推进农业数字化绿色生产方式,以数字化方式监测农业面源污染数据为基础,加大对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的补贴力度,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进农产品的数字化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要倡导农村数字化绿色生活方式,推进农村卫生环境、水质环境的数字化动态监测,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以数字化商业模式引导创意农业、旅游农业等新业态的发展,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

构建乡村数字文化网络。通过构建乡村数字文化网络,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优秀乡村文化,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引导农民主动融入乡村文明建设。要建立农村数字文化网络体系,加快数字化文化网络活动室建设,培育乡村文化数字化资源库,在传承创新中拓展优秀乡村文化渠道。同时,打破城乡文化资源网络屏障,引导城市优秀文化资源下乡,丰富乡村文化生活。要及时更新乡村数字文化网络内容,依托数字化网络技术满足农民的精神生活需求,并通过数字化网络平台实时更新乡村文化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共享。

深化乡村治理的数字化改革。要分批有序开发集村务、党务、政务等一体化网络数字化在线平台,打破乡村自治的空间障碍,打通乡村治理主体的信息通道,推进乡村治理的多元化,提高乡村自治水平,保障农民的各项权益。要提升数字化乡村法治教育能力。通过数字化信息宣传网络开展普法与讲法工作,不断提高乡村法治化水平和村民的法治意识;建立和完善乡村优质公共法律服务在线平台,满足乡村治理主体的法律需求。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