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中国五年规划制度

辽宁日报 2021年11月09日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的尹俊在《学习时报》撰文认为,规划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一部规划史,就是一部新中国的经济史。比较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规划制度与历程,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的五年规划制度,更好地认识和学习新中国经济史,理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优势。

现代国家规划制度的雏形最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目的是为了在战争期间迅速管理和配置非常稀缺的战略物资资源。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制定并通过了苏联1928—1932年国民经济计划,这标志着五年规划制度在全世界的诞生。由于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规划取得的巨大成功,五年规划制度被许多发展中国家视为通往工业化道路的灵丹妙药。20世纪30年代后,约占世界总人口1/3的国家采用了计划经济体制,他们中大部分模仿了苏联的五年规划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划制度进入鼎盛时期。然而好景不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规划制度开始出现危机,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非洲的发展规划总体上宣告失败,世界逐渐出现了去计划化的浪潮。

中国是少数长期坚持五年规划制度的国家之一。从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到2021年开启的“十四五”规划,中国的规划制度经历了从探索到改革、再到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一五”到“五五”是规划制度的探索时期,虽然规划制度经历了曲折,但是我国在规划制度的探索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六五”到“十五”是规划制度的改革时期,这个时期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转轨阶段,成功实现了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我国规划制度特色初显,程序逐步规范。“十一五”至今是规划制度的科学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我国正式将计划改名为规划,在五年规划制度的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功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的规划制度不仅在实践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还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示范。

回顾我国五年规划制度发展的历程,虽然最初学习了苏联模式,但我国规划制度一直在不断探索、改革、发展和完善,形成了“适应性宏观计划+激励性目标治理”的科学规划制度。中国的规划制度本质上是一种柔性的、较为灵活的弹性规划制度。中国五年规划的编制既是政府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宏观战略性问题进行长期性、延续性的科学计划,也能充分吸纳市场的诉求,适应市场需要,对目标、内容、任务进行不断调整。中国的五年规划早在改革开放前就已经是中央和地方在每个年度不断研究、协商、试验、评估、调整年度计划,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发力的循环过程,这些做法避免了规划一旦出台就无法调整的困境。这种弹性规划制度既能够运用计划这只“看得见的手”,也能够运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通过“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在实践中破解这道经济学上的理论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