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

辽宁日报 2021年11月02日

汪彬、张世国在《学习时报》撰文认为,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印发,从国家制度层面明确了标准化工作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内容,是一次全面系统推进国家标准化发展的工作部署。《纲要》的印发,有助于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有助于加快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高效率、公平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然而,现行标准化建设在技术创新、产业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绿色发展标准化等方面还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为技术创新标准体系不够健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标准化执行还不到位、标准实施应用还不够充分;大量产业发展被动接受发达国家的标准化,制约国际竞争力提升;绿色发展标准体系还不健全。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发展的高级阶段,主要目标是“高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就需要以标准化体系来支撑,重点需要从科技创新、产业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绿色发展标准化等方面入手,引领高质量发展。

推动科技创新标准化工作。科技创新与标准相互促进、共生发展,重点需要加快对新科技革命中涌现出的关键技术领域的标准研究、标准应用推广和新技术产业化步伐;研究制定智能制造、新基建和机器人等战略新兴领域的关键技术标准,以及生物医学、分子育种、无人驾驶等国家安全前沿领域的技术安全相关标准。建立重大科技项目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激发全社会标准化创新活力,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评价机制和服务体系,推进技术经理人、科技成果评价服务等标准化工作。

实施标准化战略行动,积极推行产业标准化。重点加强关系产业发展的基础性零部件、工艺、材料、技术等方面的标准建设,推动标准覆盖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各行业领域。以标准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以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全面促进消费、完善扩大内需。加强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标准化研究,以标准化建设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技术攻关和标准研制应用,实施标准化助力重点产业链工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瞄准新基建领域的标准化,实施标准化专项行动,研制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等基础设施标准。

加强国际标准化活动,推动出口高质量发展。国际标准化可以促进国内外市场相互沟通认可,增强竞争力,需要深化标准化交流合作,强化贸易便利化标准支撑,要持续开展重点领域标准比对分析,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提高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化协同发展。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学研联动的国际标准化工作机制。实施标准国际化跃升工程,推进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兼容。推动标准制度型开放,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参与标准制定。

构建绿色发展标准化体系。积极围绕建立健全“双碳”标准、优化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标准、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筑牢绿色生态标准基础、强化绿色消费标准等五个方面完善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工作。可实施“双碳”标准化提升工程,更新升级节能标准;围绕生态安全,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污染防治标准等标准;构建促进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节约利用、能源资源绿色勘查与开发等标准化,制定统一的保护标准。同时,要明确建立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标准,构建和完善绿色产品标准与绿色生活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