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学者提出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理论,研究认为——

红山文化促进了“中国弧”的形成

辽宁日报 2021年11月01日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制图 隋文锋

三星堆青铜人头像。

金沙文化太阳神鸟。

四川蟠龙盖罍。

河南仰韶文化彩陶。

陕西榆林石峁遗址。

内蒙古中南部出土的彩陶。

夏家店下层文化彩陶。

红山文化彩陶。

辽宁出土的卷体夔文蟠龙盖罍。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提 要

一条弯如月牙的文化带从东北一路滑向西南,这就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学者提出来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在这条传播带上,各种文化具有相似性与共同性。在这条传播带形成的过程中,红山文化曾发挥过重要的推动作用。传播带形成后,反过来又对东北地区文化与历史进程产生影响。

相距两千公里,出土相同器物

在辽宁省博物馆内,陈列着一尊造型精巧、美轮美奂的青铜器,它就是“卷体夔文蟠龙盖罍(读léi)”。

这件高近45厘米的文物,是西周时期的盛酒器。1973年,出土于朝阳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北洞村附近。当年3月份,这个村子附近曾发掘出土多件青铜器,两个月后,包括这件罍在内的6件青铜器又在该村附近出土。

与其他文物不同,这批青铜器是近3000年前被人埋藏下的,正因为如此,考古学家将其称之为“窖藏”。虽然迄今为止,专家学者对埋藏这些青铜器的原因有不同见解,但他们对辽宁地区内出土如此华美的青铜器都感到惊讶。

让专家学者感到更为惊讶的还有另外一件事——在距离辽宁2000多公里外的四川,60多年前曾出土过两件蟠龙盖罍。令人震惊的是,除了个别细节有所区别外,这两件“四川籍”的罍与辽宁出土的卷体夔文蟠龙盖罍在外观上极其相似。

对此,专注于民族考古的86岁学者宋兆麟并不表示意外。在他看来,不管是辽宁出土的,还是四川出土的,都恰好处于一条特殊的文化传播带上。在这条传播带上,各种文化充分交流,文化上有很多相似点与共同点,所以文物出现雷同也就可以理解了。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曹兵武对这条文化传播带深有研究。10月中上旬,在建平县举行的“纪念牛河梁遗址发现4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届红山文化牛河梁论坛”上,曹兵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详细描述了这条被称为“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来龙去脉。

已故考古学家童恩正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概念。所谓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简单来说,就是从我国的东北到西南的弧形地带,也就是东起大兴安岭南段、北以长城为界、西抵河湟地区,再折向南,沿青藏高原东麓直达云南北部存在一条绵延达万里的、像月牙形状的地带。从新石器时代后期到青铜时代,在这个地带上,活跃着众多民族,他们留下若干共同的物质文化,包括细石器、石棺葬、大石墓——石棚、石构建筑,等等。

后来,英国教授罗森提出一个概念,叫中国弧。其实,他是用另外一个词语来形容童恩正所讲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

红山文化居于文化传播带的东北

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条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呢?

宋兆麟表示,首先这是两种经济文化区不断交流的结果。在我国的地理版图上有不同的经济类型。在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外侧基本为游牧经济,在内侧则为农业经济。而农业经济又分两种类型:南方为稻作农业,北方为粟作农业。当然,两种文化带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不断地交流。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半月形文化带就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呈现农牧融合的特点。

其次,不同文化在交流中有了较强的移动性,因此,诞生了传播带。因为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有“农牧融合”的特点,所以,它不同于农业社会的“重土难迁”,也不同于单纯游牧民族的“无根无脉”,具有较强的移动性,所以,在这个农牧融合的过程中,这条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就慢慢形成了。

专注于中国史前考古研究多年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表示,这条传播带并非自古就有,而是后期形成的。在它形成的过程中,红山文化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新伟解释说,到了红山文化晚期,红山文化逐渐衰落,红山先民开始向西迁移,在迁移的过程中,促进了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东北部分的形成。

这个过程在内蒙古河套地区已经出土的彩陶等文物中可以窥见一二。比如,在海生不浪文化遗址中,就曾出土带有红山文化鲜明特色的彩陶,其上下对钩的弧线三角纹与红山文化筒形器上的图案非常相似。

再有,较红山文化晚1000多年的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的石峁古城遗址,恰好也位于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上,而古城里发掘出土的石头雕像、石头祭坛等,也都可以看到红山文化的影子。因此可以说,红山文化是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形成的源头之一。

在红山文化促进传播带形成东北部分的同时,以黄土高原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促进了该传播带西南部分的形成。随着传播带逐渐成形,传播带上的文化交流也不断深入,在这条带上形成了具有共性的文化特征。

文化传播带影响辽河流域历史

在红山文化促进形成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同时,这条传播带也反过来影响着东北地区的历史与文化。

李新伟表示,仅就辽宁地区而言,在红山文化衰落后,西辽河流域沉寂了一段时间,在距今4000多年前,辽西大地上出现了十分重要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在与该文化相关的一些遗址中,相继发掘出土了较为重要的青铜器,这都是传播带上各种文化互相交融的结果。

研究者认为,建立商朝的商人祖先是从辽西地区沿着这条文化传播带一路南下,进而建立了商朝。李新伟说,尽管这一说法目前还存在争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条传播带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

这条文化传播带还影响着辽宁后续的一些历史事件。比如,发端于东北地区的慕容鲜卑一路南下,在朝阳建立了政权,朝阳因此而成为“三燕古都”。此后慕容鲜卑沿着这条文化传播带南征北战,在征战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再比如,从女真族到满族,后金进军中原建立清朝,也没有离开这条传播带。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曹兵武则将这个话题进一步引申。他告诉记者,在目前学界较为认同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上,华夏文明及传统在形成过程中,一共分布着三个关键性交融中心,即东北亚交融中心、长城地带交融中心、中原交融中心。这三个中心里,前两个与辽宁乃至东北有关联。

东北亚交融中心的形成与古人类的演进密切相关。古人类在向东亚发展和进化的过程中,有南北、东西两条路线,一支在沿着南北路线一路北上的同时,另一支沿着东西路线,也就是草原之路东行。这两条路线最终交叉,交叉点就在辽西。于是,辽西成为东北亚交融中心的东端。出土的文物证实这一理论。

长城地带交融中心,则是指在我国长城一带,有着一个文化交互频繁、互相影响的中心。这其中,以向南发展的红山文化与北上的仰韶文化在燕山一带相遇,进而产生了以龙纹与玫瑰花结合的文化群体,最为耀眼。

曹兵武表示,这三个关键性交融中心是这条传播带上最闪耀的三个点,也就是说,它们是传播带上文化交流最为亮眼的例证。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来源于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