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晓华
“这条路通了,我们心里也亮堂了,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蹚河了。”走在平坦的村路上,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下露河乡川沟村村民赵永生高兴地说。村里曾经破损的柏油路,村“两委”成员记入《民心日记》后,通过企业赞助、党员群众义务劳动等方法,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这是宽甸县“民心日记”工作制度为民解忧的一个缩影。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宽甸县聚焦“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目标要求,创新实施“民心日记”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度,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群众、生产一线、下属单位、服务对象中开展调研,认真记录《民心日记》。
按照要求,《民心日记》实行一事一记,每月不少于4次,真实反映社情民意,记录问题具体、分析情况透彻,记录内容体现时间、地点、受访对象、反映问题、解决思路、心得体会等要素,真实反映社情民意。
在走访和记录的过程中,宽甸县各级领导干部发现和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为民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截至目前,全县已发放《民心日记》2191本,建立台账184册,确定实事项目698件,已解决476件。
针对《民心日记》反映的情况,宽甸县各级党组织及领导干部严格把关,围绕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普遍问题、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长期未能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县、乡、村(社区)三级民心台账。截至目前,宽甸县已确定自来水管网改造、农村危房改建、增设停车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12件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作为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成果全力推进。
为了推动“民心日记”制度落地见效,宽甸县委将落实《民心日记》相关情况纳入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建工作实绩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干部调整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