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4年考古调查结束

我省新发现四百余处红山文化遗址

辽宁日报 2021年10月20日

牛河梁遗址发掘现场。

马鞍桥山遗址最新出土的陶器。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文并摄

核心提示

10月18日,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在我省大凌河中上游地区展开的历时4年的红山文化考古遗存调查已经结束。

在此次野外调查中,共调查了红山文化遗址(墓地)500处,400余处为本次调查新发现。一批非常重要的红山文化埋葬、祭祀等礼仪性建筑遗存和生活遗存材料在调查中被考古工作者获取。

这些新发现,丰富了区域内红山文化内涵,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部分地区红山文化遗存空白。

两河交汇区域遗址和墓地分布丰富

开始于2017年的调查,是我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大凌河中上游红山文化遗存考古工作计划(2016-2020年)》中的一部分内容。

红山文化是东北地区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而大凌河中上游地区是红山文化核心分布区。我省最早有关这一区域的红山文化考古工作始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此后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的展开,考古工作者相继获取了一批以埋葬、祭祀遗存为主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材料。

此次调查,共调查了红山文化遗址(墓地)500处,其中80%为新发现。所发现的遗址和墓地(积石冢)多沿河分布,尤其在两河交汇区域,遗址和墓地(积石冢)较丰富。

遗址多分布在河流两岸的山坡、平缓山梁的梁顶、开阔平坦的山丘顶部,当时的红山先民多选择临近水源,背风向阳、地势开阔平坦的位置。而墓地(积石冢)多分布在河流两岸山梁顶部或独立的山丘顶部,少数墓地分布在缓坡处。

在调查区域南部的大凌河西支、大凌河南支、第二牤牛河和老哈河中游南段地区,红山文化遗址和墓地(积石冢)大多相伴分布——墓地(积石冢)多位于山梁、山丘的顶部;遗址多位于离墓地(积石冢)不远的坡地上。

调查区域北部的老哈河中游北段和蹦(蚌)河地区发现红山文化遗存中,遗址数量多,分布密集,基本不见墓地(积石冢)。

多处生活遗址的发现意义重大

在这些发现的遗址和墓地区域,考古工作者采集了包括陶器、石器、骨器、贝壳等在内的遗物。

生活遗址里采集的遗物基本为生活器具。陶器均为日用陶器,包括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夹砂陶火候低,陶质疏松,多饰 “之”字纹,兼有刻划纹、压印指甲纹、席纹等。泥质陶包括泥质红陶和泥质灰陶,素面为主,有些饰“之”字纹、黑彩、红彩等。

在调查区域南部大凌河西支、大凌河南支和青龙河流域遗址采集的陶器基本为泥质红陶,很少见到饰纹饰的夹砂陶器标本。北部第二牤牛河、老哈河流域遗址采集陶器夹砂陶数量多,夹砂陶器表多纹饰。

石器包括石斧、石铲、石耜、石磨盘、石磨棒、细石器等。墓地(积石冢)采集遗物以祭祀陶器为主,兼有少量的石器和骨器。陶器主要为陶筒形器残片,兼有少量塔形器残片,石器主要为细石器。

这次历时4年的调查意义重大。我省大凌河中上游地区以往发现的考古遗存多偏重于高等级礼仪性建筑,与之相对应的生活遗址较少。这次生活遗址的发现,将为研究红山文化聚落分布、生业方式、文化发展进程提供材料依据;大规模的礼仪性建筑遗存的发现及其分布,也将为确定已经发现的特殊遗存的影响范围及意义、探讨红山文化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红山文化社会复杂化动力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