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巨轮”停靠上海“码头”

观众盛赞辽艺话剧艺术感染力强

辽宁日报 2021年10月19日

话剧《北上》剧照。阎 波 摄

本报记者  王臻青

核心提示

10月14日、15日,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原创话剧《北上》在上海大剧院上演。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举办的“演艺大世界 艺聚大上海”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季开幕大戏,话剧《北上》引起广大上海观众与众多媒体的热烈好评。这是《北上》“巨轮”首次停靠上海“码头”,辽宁话剧再展风采。在上海,有一批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忠实观众,每次辽艺的话剧在沪上演,都会吸引一批观众前去观剧。辽宁话剧鲜明的艺术风格给上海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演出前 与媒体及观众交流

话剧《北上》讲述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诚邀并护送爱国民主人士,从香港出发北上东北解放区参加人民政协筹备工作,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故事。整部话剧凝重洗练,气势恢宏,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有机融合,具有史诗风格。该剧还综合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有机融入舞蹈、歌曲、京剧、粤剧等艺术形式,表达主人公的家国情怀。该剧主创团队阵容强大,由陈薪伊担任总导演,津子围、李景阳、孙浩担任编剧,辽艺老中青三代演员联袂主演。

据了解,话剧《北上》剧组全体演职员抵达上海之后,马不停蹄地完成了剧场合成、排练等工作。在陈薪伊的指导下,剧组人员结合上海大剧院的实地情况,迅速调整舞美及调度工作,努力以最佳状态向上海观众展示辽宁话剧的独特风貌。演出前,话剧《北上》剧组还召开了媒体见面会,该剧主创向上海媒体介绍了该剧创排的相关情况,上海记者及观众代表踊跃提问,互动交流。据津子围介绍,为了还原这段历史,话剧《北上》剧组整理出30多万字的素材,历时一年半对剧本反复修改打磨。在舞美设计上,话剧《北上》与以往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话剧侧重写实的风格不同,更加注重写意性和象征性,大量使用天幕、投影及动态布景。舞美设计王纪厚表示,该剧的舞美风格侧重写意,从人物矛盾冲突的情境入手,根据人物冲突构思符合意境的写意情境,力求将“北上”的动态感、空间感、层次感最大限度展示出来。

一边看《北上》一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满怀期待的上海媒体与广大观众走进剧场,被《北上》这部话剧深深吸引。演出结束后,上海媒体与广大观众给予话剧《北上》高度评价。有媒体评价称:“《北上》‘巨轮’承载着民主人士走向光明的希望,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这艘中国话剧界的‘巨轮’承载着现实主义题材话剧的光荣传统。”很多上海观众都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粉丝,此次来看辽艺新作就像看望老朋友。“《北上》主题鲜明,舞台设计有质感,辽宁人艺演员的表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北上》让我更加了解这段历史。希望辽宁人艺的话剧能经常来上海演出。”“我是辽宁人艺的资深戏迷,这个剧院的话剧品质一直很高。虽然表演风格依然如故,但《北上》与辽宁人艺之前创作的话剧有所不同,舞美设计由写实转换为写意,舞台手段运用更加多元化。虚实相间,在保持现实主义戏剧风格的同时兼具诗情。”“一边看话剧《北上》,一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很有意义。”上海观众这些肺腑之言鼓舞着话剧《北上》剧组全体演职员。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佟春光表示,这次话剧《北上》南下,也是辽宁与上海的文化交流之旅。接下来,话剧《北上》还将在武汉演出,代表辽宁参加中国戏剧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