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宝马”配好鞍

辽宁日报 2021年10月17日

本报记者 赵婷婷 刘 璐

10月13日,施尔奇汽车系统(沈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施尔奇)的数字化生产车间里,机器开足马力、生产线全速运转、自动导引小车来回穿梭,生产运货忙个不停。装配线上,众多零部件正在各处“站点”有序“打卡”:打钉、调式、检测、下线。短短几十秒,一件汽车座椅底盆就已组装完成。

“施尔奇于2011年落户沈阳,主要生产汽车的座椅骨架,历经多年发展,现已成为华晨宝马重要的座椅骨架供应商。”公司宝马业务负责人、工业互联网项目组组长寇闯语气中透着自豪。

车间不大,工艺也不繁杂,施尔奇为何成为宝马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靠的就是生产线上的‘数字密码’。”寇闯笑着解答。

无需过多的人工操作,大部分工艺都由系统自动完成,施尔奇的生产能力,是受客户青睐的原因之一。“我们在改造生产线时,引入了‘智慧生产’系统,当待加工的零部件出现了不合格产品,就会被系统自动识别并进行复检,复检仍不合格的,由智能机械手臂挑出。整个过程中,生产线并不停摆,效率得到了有效保证。”寇闯说,公司实施智能化改造后,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产品年产量达66万套,货源优势明显。

产量越大,对信息传递精度的要求就越高。施尔奇完成了整个工厂的数字化建模,400多个监控站点可以直接上传数据,实现动态显示、及时调整。“众所周知,宝马产品面向全球,会根据不同地区的客户需求调整技术参数。一旦参数发生变化,我们怎样才能及时跟上?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信息交互平台。”寇闯说,“我们总部的云数据中心与宝马总部互通互联,一旦接到新的技术指令,就会实时传输给我们,从而实现与宝马同步变化、同频更新。”

在焊接生产线,施尔奇的智能化再一次成为制胜关键。看不到火花,闻不到烧焦气味,工人只需将零部件放进“焊接仓”,几十秒后,宝马某系列车型的后排中央扶手就已焊接完成。(下转第四版)